第26章 寄人篱下(第2/4页)

“嗯。”

听到这些,乐知时的脚步顿住,脑子有点混乱。

“乐知时。”宋煜忽然叫他的名字,乐知时发懵,回头看他。

宋煜盯着他,等了一会儿说,“早点睡觉,明天跟我一起去学校。”

他还以为哥哥发现书包里的糖了。

“哦,我知道了。”乐知时上楼,回到房间。

他又想到了早上女同学说的话。

宋煜也会出国念书吧。

明明答应得很好,可乐知时睡意全无,他爬起来打开笔记本,在搜索框输入了诸如“如何申请国外高中”等一系列问题。可每一条点进去,最多的都是留学机构的广告,流程看得迷迷糊糊。唯一得到的有效信息就是,留学非常花钱,比他想象中的费用高得多。

于是他又花了很长时间,清点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零用钱。

第二天乐知时困得要命,强撑着起床,一路上都精神不济。他知道自己会犯困,所以非常自觉地站起来背文言文,站了一整个早自习。

他发现,如果一件事以前从未注意过,也就不会怎样,可一旦注意到了,它就会一直在你眼前晃,出现频率高到可怕。

比如食堂前贴着的留学机构广告,比如公告栏的出国交流名单,又比如老师上课随便提到的已经在常青藤念书的某某学长。

下午的语文课,老师讲中考真题,乐知时语文成绩一直没有特别好,尤其是阅读理解题,他总感觉自己的理解也没错,只是和写答案的人脑回路不一样。

说不定作者都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可以这么被理解呢。

“下面看一下名著导读这部分,这套真题选的是《红楼梦》,我们来看一下啊,第一问,”语文老师推了推眼镜,“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面立体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无疑是非常经典的女性文学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简单概括一下她的性格特点极其成因。”

性格特点。乐知时拿下巴抵着桌子,第一反应是有才华,因为她好会写诗,但他又在怀疑这算不算性格。

好在老师并没有点他,而是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站起来,说的第一个词就是“多愁善感”。

“嗯,那你说说她为什么会是多愁善感的性格。”

男生大咧咧道:“因为她寄人篱下啊。”大概是题目总这么出,总是把林黛玉和寄人篱下联系在一起,这几乎成了他们的下意识反应,无需太多思考。

“你结合一下具体情节,说说这个寄人篱下的境遇是怎么影响她性格的。”老师继续引导。

男生想了想,“就是她从小就父母双亡嘛,然后去别人家生活。”

认真听讲的乐知时忽然产生了一些奇怪的感觉,不太自然地坐直,摆弄桌上的笔。

“然后她在别人家肯定就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呗,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用的,用的也是别人家的钱。”班上的同学都被他通俗直白的解释逗笑了,乐知时却不觉得好笑。

老师似乎也是肯定的,引了原文,“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对,就是这个意思。”那个男生又说,“而且别人对她再好,也不是亲生的嘛。所以她就会比较敏感,想很多。”

乐知时眨了下眼,盯着卷子,用修正带涂掉了自己写的“才华横溢”四个字,填上多愁善感。但盯了两秒,他又涂掉了,而且动作有点没耐心,不仅没涂掉,修正带的角还把之前覆盖好的部分划破了,露出被掩盖的“才华”两字。

“寄人篱下,说得很对。”

老师如此评价。

.

乐知时最近表现得很乖巧。

一放月假,做完作业的他就跑去给林蓉帮忙,林蓉怕他累着,什么都不让他做,可乐知时几乎是跟她对着干,擦桌子洗碗样样都来,连餐厅的员工都觉得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