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亚历珊德拉:2012年1月华盛顿特区(第2/3页)

后来,你气呼呼地踩着楼梯上楼去——乔希留在客厅,多半会睡在沙发上——你觉得你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他并非事事都对,即便你们已经在一起17年。关于这一点,你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可你又离不开他。全世界只有你和他懂得如何爱这两个孩子;全世界也只有你和他会为了这样的事情吵架。你们看问题的角度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所以你们很可能会一直就这样吵下去。

这没什么:压力越积越多,总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宣泄出去。有些沟通必不可少,但很多时候收效甚微。至于今晚的结果,无非是枕边少了一个人,第二天还要面对一个尴尬的早晨。

不幸的是,你们两个的话似乎都没有说到蒂莉的心里。不到一周,你们又接到学校的电话。这一次她和体育老师发生了冲突,学校传达室的人在她准备溜出学校时逮住了她。

学校里的每一个人——老师、助教、辅导员——都对她倍加留心。可学校不可能时时刻刻派人跟着她,况且她的班里还有其他八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如果有一天老师们认为蒂莉不再适合待在学校,你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连特殊教育学校都待不下去,可供你选择的地方就更加少得可怜。选择不是没有,但条件令人担忧。有些地方不叫学校,而自称什么什么中心,不适合在家治疗的孩子。有些地方设有精神科病房。有些地方甚至有软垫病房。

还有一种家庭教育的理念,即在家中完成教育计划。你感到恐惧,或许你不该有这种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和几年前你因为孩子太小而放弃工作待在家中的意义完全不同。你很早就知道,课堂也许并不是蒂莉学习知识最好的地方。你可以根据她的兴趣因材施教,还可以带她实地考察:华盛顿到处都有大人物的雕塑,大部分你们还没有去看过。最出名的自然是杰弗逊和林肯,两个都有19英尺高,但一个站着,一个坐着,蒂莉觉得这很重要。如果有一天那个大理石林肯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并从他那新希腊式的神殿中走出去,会有多高呢?也许你和蒂莉可以算一算。这样一道数学题既迎合了她的兴趣,也符合六年级的课程标准。

类似的雕塑数不胜数。新建的马丁·路德·金纪念碑(高30英尺,从“希望之石”中脱颖而出)、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碑、块头很大,个头不高,罗斯福坐在一个看起来像轮椅的座位上。国家广场上有一尊12英尺高的爱因斯坦雕像。在网上随便一搜,还有许多你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雕塑,比如位于林肯公园、17英尺高的玛莉·麦克里欧德·贝颂(2)的雕像。

蒂莉喜欢的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你之前又极少关注的领域。它让你开始思考一些崇高的东西,比如我们如何衡量历史人物的价值,如何决定哪些人物需要纪念。

蒂莉可能会说,只给总统、将军、科学家和民间领袖竖雕像是不公平的。不过她还太小,不明白其实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人生故事。在任何特定的时刻,我们都是亚当或夏娃,是所罗门王、奥德修斯或郝思嘉(3),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你叔叔从前的同事。从大的方面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

设想一下,假如蚂蚁能拍电影。出于兴趣,我们或许会看上一两部,可是看得多了就会厌倦,如此定会错过电影里的许多微妙之处。首先我们肯定会被“千蚁一面”的演员搞得晕头转向,其次我们会发现他们讲的几乎是同样的故事。这只蚂蚁死在了蛹期,因为工蚁们为了躲避捕食者而不得不倾巢逃亡。这只蚂蚁在照看蚁卵的时候折断了翅膀。这只蚂蚁在拼命挖洞;这只蚂蚁在守卫巢穴。可故事的基本模板是什么呢?他们工作、繁殖、死亡,循环往复。我们要看过多少这样的电影,才会相信其实所有蚂蚁的故事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