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2/3页)

容歆想,这就是太子如此执拗的原因吧,总有人念着他的好,他所做的一切便不是毫无意义。

“容女官?”

容歆看着百姓们殷切的眼神,嘴角上扬,应道:“我会将诸位的话带给太子殿下,亦会劝说太子殿下,请放心。”

而后,容歆冲着百姓们微一福身,这才走向刘太医,“借一步说话。”

刘太医和容歆也算是老熟人,当初还想跟容歆结亲家,如今两个小儿女都已各自成亲,两人也并未因拒婚就生嫌隙。

是以,刘太医态度依旧,抬手请道:“容女官,随下官往这边走。”

容歆跟着他,一直往上走,直到一处半山亭,方才停下,看着远处波光粼粼,叹道:“便是这雨停了,水也不知何时才能退下。”

庄稼活不下来,百姓这半年的辛劳全白费不说,朝廷赈灾之余,还要免灾区税收,也是损失惨重……

不过这一遭,也不是全无收获,好歹这民心,是向太子和大清了。

容歆转向刘太医,随口闲聊道:“刘太医是汉人,对先前的刺客如何看?”

刘太医慑得瞳孔一缩,结结巴巴道:“容女官这是什么话?下官、下官对圣上和太子殿下忠心耿耿……”

“刘太医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容歆嘴角带笑,语气轻淡道,“我如今虽在宫里做女官,可祖上也是汉人。”

容大被卖入赫舍里家,自己都不知道祖籍在哪儿了,但准是汉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容歆骨子里更是汉人,可有些问题,和她是汉人还是满人没关系,朝代的更替已成定局,便是再不甘心,也该面对现实。

太子一个大清的储君都知道以百姓为先,那些人起事,究竟是为旧主还是为私利,容歆不便评价,可现如今百姓们渴望平稳和乐的日子,势已不可逆。

容歆像是随便说说一样,转而道:“这次太子殿下的事,辛苦刘太医了,以您此番的功劳,想必回京后,您定是会再进一步的。”

太医院的职位都是固定的,也不像其他官职可调任,需得上头御医之位空出来,普通太医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是以刘太医心中生喜,却还稳住心神,拱手道:“不知容女官可有吩咐?”

“倒也不是吩咐,只是希望您向皇上禀报时,多说几句话。”

“这……”刘太医试探道,“容女官请讲。”

容歆神情沉静,道:“你且放心,并非是教人为难的事,只是要您多说一说太子巡狩期间生过的病,将太子的身体状况说得稍严重些。”

刘太医极明显的放松下来,笑道:“此事乃下官分内之事,容女官便是不吩咐,下官也该将脉案交于上官。”

容歆颔首,又客气道:“回京后,皇上想必也会命刘太医继续为太子医治,日后咱们还会常相见,刘太医有什么事皆可直言,不必拘谨。”

这便是当他是自己人了……

刘太医眼神一转,便想通其中利处,行大礼道:“下官恭敬不如从命。”

容歆这才回去,回禀了太子,然后道:“您现下倒是想起苦肉计了,当时宫里头知道您重伤的消息,哪个不是受了惊吓?”

太子笑而不语,任她数落。

容歆得不到回应,说着也没趣,便也泄了气。

几日后,康熙担心徐州此时的情况不适宜太子养伤,命他转至山东休养,太子经刘太医提议,决定于半月后前往山东,经希依旧随行。

一行人抵达兖州府后,容歆问太子,预备何时告知康熙真相,“您不会真的准备养好伤回京再说实话吧?”

经希立即道:“待太子殿下安置妥当,我便先行回京向皇上请罪。”

容歆微微蹙眉,“你一人回京,万一皇上迁怒于你呢?”

“左右已经欺君,避无可避。”经希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嬉笑道,“我追随的可是太子殿下,只要殿下好,何愁没有东山再起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