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3/5页)

九阿哥关注的东西则是较多,然后以生意的眼光考虑,某一国有可能对哪一类商品更感兴趣,消费能力几何……只从简单的画卷上,他便能看出一二来。

太子在两人说话是,偶尔提笔,捡重要的内容作简单的记录,然后忽然道:“有几个国家,很强大,甚至能来到中原。”

大阿哥眼里战意满满,甚至跃跃欲试道:“他们那里士兵的剑细且长,不知武艺如何?”

九阿哥无语,不明白为什么大哥总能想到打架上去,当然,他不敢说出“打架”二字,只识时务道:“大哥所有兴趣,不妨在外国使臣来时比试一二,扬我大清之威。”

大阿哥傲然道:“这是自然。”

太子轻笑,并不打断,等到两人话音落下,他才放下笔,“大哥和九弟提示了我,回头我将这些画册拿给皇阿玛和其他人看一看,兴许有不同的看法。”

“皇阿玛?”大阿哥和九阿哥对视一眼,看在赚了大笔钱的份上,问道,“你要向皇阿玛示好?”

九阿哥缩了缩脖子,降低存在感。

太子却丝毫不介意道:“大哥此言差矣,孝心怎可带有功利?”

大阿哥嫌弃不已,再坐不下去,挥一挥衣袖带走他那一部分钱,连一块儿属于他的碎瓷片都没有落下。

九阿哥等大阿哥走了,方才问道:“太子二哥,你看我五哥也不富裕,可否从我这里分一点利给他?”

“皇子的开府银不少,老五府里花销又不大,怎会不富裕?”

九阿哥闻言,讪讪道:“是,弟弟忘了。”

太子看画时脑中便起了些念头,担心有遗漏,再次提笔刷刷地写着,头也不抬道:“你想要分给谁,我不管,只是我们的商船再次出海,只能加一艘船。”

他们是皇子,一举一动皆不是小事,有些事要循序渐进,不能太过。

但太子开了这个口子,便是不介意有其他任何一个皇子上他们的船,甚至,如果能教皇阿玛也参与进来,对他们更有利。

太子笔下一顿,想到:似乎这个时机正好,皇阿玛大概会对他格外宽容……

而这个念头起了,便无论如何也消不下去,回去的时候,太子特意精心挑选了几件奇特的舶来品,连画册一并带入宫中。

康熙果然对太子送给他的东西极喜欢,并且当这是父子彻底和解的信号,无论太子说什么都和颜悦色。

太子深谙循序渐进为上,给皇阿玛看画册时并未说太多,只语气中故意带着一种“天朝上国”的高傲。

等他心情颇好地回到毓庆宫,见到容歆便道:“姑姑,新的画册我拿回来了,您要看一看吗?”

容歆从善如流,接过画册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画师的画技极好,群像画的人神情饰品皆清晰,建筑物上的浮雕壁画亦极尽真实地描下来,有几张的惊艳程度,堪称传世之作。

然而容歆的关注点,更多的还是在太子和康熙身上。

“殿下打算缓和关系了?”

太子笑而不语。

容歆便明白,他不想说。

于是容歆就不再问,只询问太子关于商船的情况,然后便听说大阿哥带走一把小巧的手铳。

东珠向来是容歆在哪儿,她就在哪儿,先前两人的话题,她都不感兴趣,此时一听到手铳,便看向阿玛和嬷嬷。

容歆立即笑着应道:“格格且等着,回头火器师们研究完,便向直郡王要过来。”

东珠黑黝黝的眼珠似有亮光,哪怕脸上依旧没有表情,也看得出她欢喜。

太子见状,嘴角浮起笑意,心满意足。

之后的日子,太子便在当差以及为商船再次出海做准备中如流水般过去。

新年初,山东、河间不堪天灾重负,百姓流离失所,开始有流民在各地流窜,其中众多饥民涌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