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4页)

因为十四阿哥,他们都有了些事打发时光,倒也不是真的记恨十四阿哥,相反,看太子兴致勃勃地折腾十四阿哥玩儿,他们心里还有些高兴十四阿哥和六阿哥这么适时地冒头。

就这么,时间走过康熙四十一年,四十二年的正月,康熙第五次南巡,依旧带太子喝皇长孙同行,另外随同出巡的只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正常情况下,父子之间因为隔阂变得生疏,不是想要避而不见避免尴尬,便是想要增加相处的机会缓和关系。

容歆猜测康熙是有心缓和关系,因而再次带太子南巡,康熙也确实是有这样的打算,可惜南巡都回来,父子二人之间的氛围与走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太子肯定不会猜不到,可他没有顺势主动作出表示,只恭顺地一切依言而行。

康熙失望之余,难免生出恼意,却又不能无缘无故地发火,只压抑着情绪便显得有几分阴沉,教朝臣们大气不敢出。

正月天寒,容歆身体不甚好,便没随同南巡,而是和东珠都留在宫里安生待着,等太子南巡归来,浅缃便正式离宫。

太子和太子妃等人在毓庆宫为浅缃设宴送行后,便将送别之日留给了容歆、浅缃、绿沈、雪青四人。

这一次浅缃离开,便再不准备回京来,不知还有没有再见之日,棠婉单独乘一辆马车,被人带去前头,不会打扰到她们。

绿沈和雪青哭成泪人,一向坚强的浅缃也绷不住情绪,抱住她们泪流满面。

分别总是教人伤感,容歆原本没想哭着送浅缃走,可此情此景,她还是走上前,和她们三人一起相拥而泣。

良久,也是容歆最先收拾好心情,挨个给几人擦完眼泪,温柔地劝道:“咱们都别哭了,既然分别不是因为坏事,便笑吧。”

她们几人自小便一起长大,然后一同随讷敏进宫,一同送走讷敏和齐嬷嬷,一同守护太子成长,一同走到人生的后半段……

之所以不舍也没用感情留下浅缃,就是想目送她,目送她真正地去为自己而活。

容歆看向浅缃,为她整了整被风吹乱的斗篷帽子,祝福道:“去吧,以后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必再向从前那样小心谨慎,这是你辛苦几十年应得的。”

浅缃再次湿了眼眶,哽咽道:“对不起,女官,我没有陪到最后。”

“我从来没要求你们一定要至死守在宫中,娘娘和太子殿下也不会。”容歆抱紧浅缃,在她耳边道,“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在京中便为你感到欢喜。”

绿沈别开眼,拭去眼泪,绿沈眼中含泪,肯定地附和道:“是啊,浅缃姐姐,你记得多给我们写信说一说在遵化的事,让我们也替你高兴。”

浅缃连连点头,保证道:“我一定会多写信的,什么都会写,你们也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雪青故意语气欢快道:“哪里有忧,我们只会好,倒是你,可不要太想念京城的菜。”

她说“想念京城的菜”,可神情却像是在说浅缃一定会想念她做的菜,一下子便教浅缃破涕而笑。

分别的气氛终于少了许多悲伤,容歆见她们眼中都有笑意,这样的场景留在彼此心里倒是好过哭唧唧的模样,便适时催促道:“快上马车吧,免得耽搁赶路。”

“在此别过。”浅缃不舍地深深看过她们每一个人,然后再不犹豫,果断地转身,踏上马车。

她一进入马车,车夫便关上马车门,一声“驾”一拉缰绳,马车便缓缓驶向前。

容歆目送马车离开,忽然想起一事,冲着马车喊道:“浅缃!”

浅缃立即打开马车窗,探出头,脸上还有残留的泪水。

“浅缃,叫我一声姐姐吧。”

因为讷敏叫容歆“容姐姐”,浅缃几人重规矩,从不叫她姐姐,只以“女史”、“女官”等尊称称呼,但她们心里,从来都珍视彼此,视若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