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5页)

容歆对这方面不甚敏感,常常某一位士子念出一句诗,她还未反应过来,其余人便是一阵喝彩声。

不过即便是这样,容歆看得也十分兴起,且能看得出,三阿哥和八阿哥后至,却渐渐成为了众人的焦点,显然才华不逊于在场的士子们。

两人也是容歆看着一点点长大的,一股子骄傲油然而生。

这时,茶馆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容歆定睛一瞧,便见茶馆门口,方才为他们引路的小二拦住两人。

大的是个一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穿着一身略显陈旧但干净的衣服,模样楚楚可怜;小的是个六七岁左右的男孩儿,十分瘦弱,显得头大身小。

年轻姑娘苦苦哀求:“求您让小女子和弟弟进去吧?小女子别无长处,只能唱曲养活弟弟,若举人老爷们不喜欢听曲儿,我们马上走,求您了。”

“求求您了……”

小二不甚耐烦地拒绝道:“聚茗茶坊那是清雅之地,不可有靡靡之音。”

小男孩儿立即跪在地上,哭求道:“家里娘亲重病,姐姐不得已才如此,求您放我们进去吧?”

“不行不行!”

士子们因为这喧闹渐渐停下行飞花令,三阿哥见状,心知兴致打断难以再续,便对八阿哥道:“上去吧。”

八阿哥看着茶馆门口的姐弟二人,点点头,跟在三阿哥身后往楼上走。

三阿哥见他不时回头看那姐弟二人,笑着调侃道:“怎么?八弟怜花惜玉了?”

八阿哥并未否认,颔首道:“只能由女子赚钱养家,属实太过可怜。”

容歆早在窗边见到两人上楼,便开了门迎他们,正巧听到八阿哥这一句。

而三阿哥还在调侃他:“正好姑姑在此,八弟倘若喜欢柔弱的女子,请姑姑回头跟太子妃美言几句,今年大选时为你好好选一位合心的福晋。”

八阿哥身边还未安排人事格格,当着已婚哥哥的面,自然面皮稍薄,不好意思回答。

容歆便嗔了三阿哥一眼,“诸位阿哥们的婚事皆是皇上亲自定夺,便是向太子妃美言,又有何用?”

“美言”二字屡屡从三阿哥口中出,她都快要不认识了。

三阿哥手中的折扇在肩颈处吊儿郎当地敲了两下,笑道:“姑姑这般一本正经,我都不好逗八弟了。”

两人坐下,容歆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茶,随口问道:“八阿哥果真觉得他们可怜?”

楼下,茶馆门口的小二叫了茶馆的护卫过来,想要强硬地赶那姐弟二人离开,一书生出言制止:“小二,这姐弟二人如此不幸,怎可这般强硬对待?”

“齐公子见谅,实在是小的好言相劝,他们不听。”

而姐弟二人一见有人为他们求情,双双跪下来,那年轻女子更是哭求道:“谢谢公子,小女子实在是穷途末路,否则怎愿做抛头露面之事?”

士子中,又有两个士子对他们姐弟表露同情,那齐姓士子见此,更加挺起胸膛,义正言辞的训斥小二:“还不请人进来?本公子花钱请这位姑娘唱一曲。”

二楼,三阿哥啧啧摇头,“这茶馆岂是他能嚣张之地?如此没有眼色,不堪大用。”

他话音刚落,便听小二毫不退让道:“聚茗茶馆的规矩,清雅之地不可有此等靡靡之音,齐公子倘若想听,不如另寻他处。”

容歆挑眉,这么刚?

“三阿哥可否为八阿哥和我解惑,这聚茗茶馆背后的主人是谁?”

八阿哥也看向三阿哥,眼神中有好奇。

三阿哥故作神秘地摇了摇扇子,答道:“多罗僖郡王经希的私产。”

容歆一听经希的名字,再联想到此地的名声,忍不住想到了太子身上,表面上却似单纯好奇一般问道:“这茶馆开多久了?”

“胤祉不知。”三阿哥摇头,随即又指了指一楼众士子中钱举人道:“不过听书院的学子说,聚茗茶坊之所以显出名声,便是因为此人极好结交有识之士,常在聚茗茶坊宴请士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