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页)

大福晋若有所思。

夫妻二人已向长辈们告别过,临出宫前,便是与皇子们告别。

十二阿哥胤祹最是直接,殷切地问大阿哥,日后能否去他宫外的府邸做客。

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也到了要指婚的年纪,用不上几年也会开府,是以并不多期盼。

而其他年级较小的阿哥们却不同,平素皇阿玛出宫,他们甚少有机会跟随,是以十二阿哥一问,顿时便向大哥投以注视。

大阿哥实际对弟弟们尚算宽容,因此无论是否能成,皆答应下来。

太子未出现,容歆和太子妃却不能不来送一送大福晋。

当太子妃依依不舍地握着大福晋的手不松时,容歆与大阿哥面对面。

既有先前那一出,她此时便也不再刻意生疏,含笑道:“宫外自在一些,待殿下适应之后,许是会乐不思蜀。”

“又非未住过。”

“那是何年何月了。”容歆好笑道,“您那时小,应是没多少记忆了吧?”

大阿哥轻笑,垂头看着如今矮她许多的容歆,道:“我记得姑姑。”

容歆笑容一顿,不知如何作答,毕竟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大阿哥仿佛只是随意一说而已,转而问道:“姑姑可有叮嘱我的?”

该叮嘱地想必已经有人叮嘱,但此时大阿哥问起,容歆便道:“您如今已可独当一面,旁的我不必多言,只您日后若心情烦闷,可与我闲说一二。”

大阿哥神情愉悦地应下。

众人也未耽误他们出宫,再说了几句便放行,容歆和太子妃回毓庆宫后,得知太子在书房,对视一眼,并未说什么。

而宫中少了大阿哥大福晋一家,只少数一些人极为不习惯,在更多人的心中,实际无甚影响。

太子妃偶尔在大福晋进宫请安前一日会念叨几句,日子还是照常过的,容歆更是早已习惯宫中的来来去去。

宫中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是如一潭死水一般的,假山亭台年复一年那个形状,四季翻转,只有人又老了一岁。

唯一能为这一滩死水带来点活力的,便是一日一个模样的孩童,偏偏很多低位嫔妃皆无权养育皇子女,了无生趣。

但实际这几年新生的皇子女极少,有资格养育孩子的嫔妃也没什么机会养孩子打发时间。

毓庆宫因为有皇长孙,热闹地甚至闹腾。

秋去冬来春又至,皇长孙过于健壮地长大,毓庆宫无法满足他探索的攀爬,便十分向往毓庆宫外的广阔。

他太活泼了……好奇心又盛……

一开始,皇长孙的活动范围就是毓庆宫和乾清宫,乾清宫宽阔,皇长孙便更喜欢乾清宫。

康熙极喜欢孙子健康的模样,宠爱的过分,可待后来他同样闹腾地过分之后,喜爱虽不减,却同样惹得康熙头疼。

最后在他啃了无数个奏折,糊了一身一脸的墨水之后,再不允许皇长孙出现在懋勤殿、南书房之类的地方。

等到皇长孙开始翻箱倒柜,拽辫子驴打滚后,康熙便命容歆带他去祸害御花园。

而康熙说这话时,甚至还要背着皇长孙,生怕他曾经认为乖巧懂事的孙子会以为玛法嫌弃他。

容歆并没有如康熙的意,每日依旧带着皇长孙到乾清宫报道,看到康熙无奈的脸之后再抱走皇长孙。

但容歆带过不少孩子,从未有谁像皇长孙这般教人身心俱疲的。

每日里,只皇长孙睡着时方能安静些许,否则他一直在四处爬,能站起来之后,便挪动着小腿儿满宫上下的跑,还不进屋,晒得脸黑黝黝的,细看才能注意到他精致的五官。

恰逢三十一年大选,是时隔六年之后的宫中选秀,从年初便准备的热烈,及至秀女们入宫初选那一日,但年轻秀女们从宫门如数进入便耗了两个时辰。

此番,康熙定然是要为太子和大阿哥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