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4页)

承祜学话早,不满一年便能说几个音节,现下他虽说还只能说些单字,但能听懂不少话了,很喜欢别人跟他交流。

他因为身体弱,走路晚,如今还有些颤颤巍巍,容歆便躬着身子托扶着他的腋下,很有耐心的陪着他一点点的挪动。

讷敏含笑在一旁看着,承祜每每望向她,讷敏便冲着他挥挥手。

待到承祜走了一小段路有些喘了,容歆便将他抱起来,走回到亭子的功夫,他已经睡着。

讷敏亲手将薄披风盖在承祜身上,见他小身子微微起伏,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回吧,他这一觉估计得睡到申时去。”

容歆点点头,也没转手,就这么抱着二皇子一路回到坤宁宫。

伺候他的人一直看着时间,果然过了申时,承祜才醒过来,许是睡得久了太饿,他胃口比平时好很多,但怕他脾胃弱不消化,一点儿都不敢让他多吃。

承祜很喜欢到外面玩儿,但是讷敏和容歆忙于大选,都抽不出身来,齐嬷嬷老迈,不放心旁的年轻宫女,就亲自陪着他在坤宁宫内转。

以容歆的想法,再是如何体弱,稍微活动活动筋骨也是有益的,更何况承祜还喜欢,有什么又能比开心重要呢?

可承祜若是累到了便会发烧,太医说要多休养不要劳累,伺候的人紧张不已,便轻易不敢带他出去。

等大选结束,已经入秋,更出不得屋子,在屋内都生怕他着凉似的,可即便这样,也免不了承祜隔三差五便病一回。

容歆也不是医者,不可能在明知道承祜天生体弱的情况下,还仗着讷敏的信任自以为是的硬逼着孩子做什么,那就是愚蠢了。

太医院代表着这个时代一流的医疗水平,既然用人家,便该遵医嘱而不是夜郎自大、肆意妄为。

同年十月,四岁的皇长女幼殇。十二月二十五日,马佳氏生下皇四子,因为期望着孙子的子嗣能够健康强壮,太皇太后亲自为他起了一个特殊的蒙古名字——赛音察浑。

不久,太皇太后染疾,康熙至孝,便提出亲自带祖母前往赤城汤泉疗养身体,而他将陪伴左右。

朝务可随康熙而送至赤城汤泉批阅,宫中却要有人镇守,不二人选便是讷敏。

康熙做下决定之后,特意来坤宁宫,一方面将宫中诸事交托于讷敏,一方面叫她替太皇太后收整行装以及一应要用的物件。

讷敏自然答应下来,“请皇上放心,臣妾会准备妥当,也会照应好后宫。”

“敏儿。”康熙扶着讷敏的肩膀微微使力,让她靠在他的怀中,有些愧疚道:“我知你最近因承祜的身体心力交瘁,然而京中不适宜皇祖母养病,朕亦是左右为难 ……”

太皇太后对康熙的重要性,讷敏是知道的,也从未想过皇上这般孝顺之人会弃太皇太后不顾,遂摇摇头,声音柔柔的说:“臣妾也盼着太皇太后早日康复,此番臣妾不能侍疾于太皇太后床前,已经深感不安,如何还会埋怨您?”

康熙喟叹:“敏儿实乃朕的贤内助。”

讷敏微微侧脸埋于皇上怀中,并未言语。

容歆见了,心知讷敏绝非如她所说那般毫无波澜,只是随着在宫中的年久日深,早已改变了许多,再不是闺中那般赤纯。

而果然,下一句她便听讷敏道:“皇上身边也不能没有伺候的人,总要带着几位妃子在跟前。”

“朕是为太皇太后侍疾,如何有心思顾着自己享乐。”

“皇上此言差矣。”讷敏从他怀中起身,道,“皇上毕竟是男子,许多事不能兼顾,也无法亲自照料,有个人代我为您和太皇太后操持,臣妾也能放心一些。”

康熙听她所言,片刻后颔首肯定道:“还是皇后思虑周到,依你看何人何事?”

讷敏作出仔细思考状,询问道:“佟佳氏娇弱,恐难长途跋涉,再一个,我在宫中也得有个能搭把手的人,不若带钮祜禄氏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