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第2/5页)

说到这个,凉猫就犯难了。

“郝工匠就给咱们写了信,也没说他在歧元县啥地方,咱们得找到郝工匠才行。”凉猫就说,“回头问问大家伙儿吧,反正要么大家一起去找郝工匠,顺便看看能不能讨到一些吃食,要么我跟你单独去找郝工匠,大家在这儿等着,就是手头的干粮怕是不够了。”

青猪一听就忍不住撇嘴,“那些老家伙定然又要说什么谨慎、谨慎,不肯去的。”

“哎,可干粮不够。”凉猫就叹了口气,打起精神去跟后面刚刚撵上来的众人说话。

凉猫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满打满算也就五十来户,一整个村子也才一百多口人。春上的时候旱了一场,庄稼种下去也没涨起来,等到夏秋又发了水,第二茬庄稼全冲走了,冬天还没到就闹了饥荒,饿死小一半人。

眼瞅着全村人都要走投无路了,要分散出去讨食过活,数月之前出走的郝工匠竟然写了信回来。

信是村里唯一识字的村长读的,有些字他也不认识,读起来磕磕绊绊的,可内容大家都听明白了。

郝工匠以前是村里的木匠,也没跟着师傅学徒,木匠活计都是自个儿琢磨的,倒是也心灵手巧,在村里帮着打板凳、床、柜子什么的都行。就是村子穷的厉害,郝工匠干活的机会不多,他又是个心野的,便独自离开村子,想谋个出路。

也是他运气好,正好遇上当初跟着谢然书撤离京城,前往歧元县的小石头、小乞儿他们。不过一开始是小石头他们见着郝工匠可怜,就给了他些吃食,后来才知道郝工匠是木匠,小石头他们就做主邀请郝工匠一起去歧元县。

那会子郝工匠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跟着这些人有饭吃,等到了歧元县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通天大道。

等他在歧元县稳定下来,就特地去问了贾求孤,得知能把自个儿村子里快要活不下去的人叫来,便赶忙写了信。

“郝工匠原本跟咱们一样不识字,可这才几个月就能写信了。”凉猫就说,“甭管这歧元县是个什么地方,我愿意相信燕大人,愿意相信郝工匠,咱们就应该来!”

读书识字多么难,许多人便是想学也没有那个机会,更没有银钱,可郝工匠一开始又有什么呢,他同样是什么都没有。

这话一说,凉猫就更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歧元县……事出反常必有妖啊。”村长叹息一声道,“可咱们眼瞅着要活不下去了,既然歧元县有吃的有喝的有活干,还能读书识字,那凭什么不去?”

“叔,可要是歧元县有妖怪把咱们吃了怎么办?”就有人问。

村长就说,“你是愿意在这里饿死,还是愿意去歧元县吃顿饱饭再死?”

“当然吃饱饭!”那人毫不犹豫道。

凉猫就笑起来,“那还等什么!那石头路我见了,平平坦坦干干净净,踩在上面感觉当真是不一样……”

当即全村的人动了起来,一起上了水泥路。

他们一个个的全都衣衫褴褛,小孩还好一些,好歹衣裳能遮住身子,可大部分大人都是胳膊腿都露在外面,天冷的厉害,都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能看到腿骨,脸颊、耳朵也都冻伤了,血糊糊的。

就是凉猫也是十个手指头全部冻肿,溃烂,一晒日头就发痒,恨不得把那块肉抓下来。

大家伙儿上了水泥路,才没走几步就又不得不停下,因为前面有人来了。

“你们要拦住我们吗?”凉猫站出来,一双眼睛忍不住在他们身上打量。

这些冒出来的人都戴着厚厚的帽子,能遮住耳朵那种,身上都穿着厚厚的袄子不说,外面还穿着看上去就很暖和挡风的大衣,脚上穿着厚厚的棉鞋,就连手上都戴着手套,且他们个个面色红润,一看就是没挨冻受饿,享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