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第2/4页)

可现在小作坊扩充到百十个人,偏偏状况不断,猪长不大长不胖,就算面前出栏,送出来的猪肉也不够数。

环哥儿的脸色很不好看,“咱们的罐头作坊一个月当中也就有八天开工,剩下的日子全都闲着,没办法,原材料不够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蛋弟弟哒哒哒跑过去,抱起茶壶给环哥儿倒茶,安慰道:“以后会变好的。再这样下去,那些作坊就完全费了,百姓重新回到以前的状况,吃不起肉,买不起鸡蛋,就连豆腐都舍不得吃,皇上不会坐视不管的。”

本来因为燕洵的这些作坊,慢慢的从京城开始,寻常百姓也舍得买肉买鸡蛋了,隔三差五的还能买个鸡腿,给家中的老人小孩拉拉馋,连带着商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若是顺利的话,燕洵还打算去别的周府建商场,统一供货,统一定价。

可现在呢?

这才过去多久,作坊的作用没了,百姓也被瞬间打回原形。

环哥儿点头道:“正是这样。我来的时候已经听说很多百姓忍不住,想去衙门说道说道,还有一些读书人牵头。衙门那边不会不管,实在是这些事太过分,若是等回头皇上查下来,他们也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是保育堂第二学堂的学生吧?”利爪幼崽问。

“保育堂第一学堂的学生也有,不过都没露面。”环哥儿道。

“他们倒是聪明。”利爪幼崽拿了个点心嚼,“有他们在,京城不会乱得很厉害。学堂里面教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而是关注民生!”

其他幼崽们都跟着点头。

学堂里或许有很多学生都是冲着功名去的,但他们肯定也不会忘记民生。

而像周瑞挚这种,周老的老来子,才华出众,才思敏捷,若是他去考取功名,秀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便是举人怕是也不在话下,不过他跟幼崽们关系也很好,也更关注民生,这回百姓能找到衙门,怕是有他的功劳。

事实也正是如此。

周瑞挚暗中出头,引着一些读书人带着百姓前往衙门,问询此事。

说起来还是因为秦仪。

原本作坊产出不行,活物质量不好,秦十四做主降价,虽然卖出来的货物少,质量也不好,但价钱低,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可因着皇帝的过问,秦仪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秦十四降价,那么给他的进货价就更低,这样怎么能赚钱?作坊里的账面几乎全都是亏空的,一天天下面那么多张嘴要吃饭,一日日往里面填银子,这根本不是办法。

于是秦仪便想了个办法:货物高价出售,比原先质量更好的货物价格还要翻一翻。

他拿出太子派头,逼着秦十四点头。

于是商场货架上的货物再上架的时候,价格就翻了一翻,别说寻常百姓买不起,就是小户人家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买明显品相不好,还价格特别高的猪肉啊。

货物卖不出去,秦十四自然不会再进货,秦仪也不能持续的赚到银钱。

于是秦仪就又想了个法子:让太子门下的人去买价高的猪肉,并且暗示,只要他们花了钱,往后太子殿下是绝对不会忘了他们的。

如此一来,品相不好的猪肉总算是卖了出去,秦仪也赚到了钱,可这也只能算是内部消化,反正百姓是完全买不起肉,吃不起肉,都跑去商场问,问出来的话也都是模棱两可的,正当百姓无头苍蝇似的乱撞的时候,这就有了读书人牵头。

事情一闹就闹大了,根本瞒不住皇帝。

皇帝脸色铁青,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燕洵送上来的折子,“燕洵那时候说,只要百姓能吃饱饭,又吃得起肉,就会长得更加强壮。他还给朕推测过,似乎更强壮的人有修行机会的更多一些。吃五谷杂粮和肉长大的孩子,长得更高更壮,更不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