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页)

为母则刚,体弱多病的女人硬是将孩子养活了;万幸这孩子懂事得早,和灶台一般高的年纪时,就自觉地背着一个小竹篓,天不亮就醒来,拿着把小镰刀和男人们一起到后山,想挖些野菜还钱给母亲治病。

说到这里,老婆婆不禁一阵哽咽,“老婆子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小孩;整天带着伤回家,还能笑嘻嘻地骗他娘,说是不小心在外面摔的。”

天公不作美,长期的操劳过度很快便消磨光女人本就脆弱的生命;她开始一病不起,整日整日的咳血,而那个孩子也再没心思上山割草,天不亮就往镇上的医馆跑,买了药后再跑回来给他娘喝。

这个家本就贫困,到后来药都买不起的时候,孩子便只能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先当出去。

“这个发簪是他娘唯一的首饰了,”老婆婆将银色发簪放在掌心,“老婆子当年实在于心不忍,就偷偷把这簪子买了回来,想直接送给这孩子。”

“但他就是不肯白收,非说要等赚到钱后亲自从我这里赎回来,只求老婆子保管好,千万不要卖掉它。”

一晃近十年,这个男孩没回来过,但旧人却不曾离开。

老婆婆不知道的是,这个男孩在当掉发簪的同时,还当掉了一枚祥着龙纹的玉佩;而更巧的是,京城一位朝臣发现了这枚玉佩,很快便确定这男孩就是先帝一直在寻找的、遗落在民间的遗珠,迅速将他带回宫中。

听完老婆婆的一番陈述后,屋内几人都不约而同地沉默不语;片刻后,只见萧桓倚在门口,问了一句,“那个男孩的名字里......是不是带有一个‘繁’字?”

婆婆惊讶地张了张口,“......你怎么知道?”

青年别过头去,一言不发地望着门外,眼眶有些泛红。

深吸口气,沈沐勉强平复下心绪,朝人温和一笑,“田婆婆不满您说,我就是替那个男孩.....那个人来赎回簪子的,他如今有事赶不过来,我代他谢谢您。”

田婆婆没吭声,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那个发簪,狐疑之色不言而喻。

“既然您是看着他长大的,”大脑飞速运转,沈沐拼命回想萧繁身上有何特殊之处,灵光一现道,“那他右耳后有一颗黑色的痣,您知道吗?”

耳后这个位置足够私/密,若非亲近之人基本不可能知道;果然,田婆婆面色一惊,眼眶唰的就红了,再次哽咽,

“那孩子说过这发簪是他娘留给儿媳做彩礼的,老婆子以为他会亲自带着媳妇过来,所以才怀疑你是骗子。”

“老婆子见识少,先生别见怪,”老人抬手抹去泪水,哽咽着将簪子放在沈沐手中,“这簪子你直接拿走,我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不用钱花,你们俩留着好好过日子,不要再让那孩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了。”

沈沐:“......”

大气不敢喘的屋内众人:“......”

面对老人殷殷期盼的神情,沈沐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真相,只能宽慰自己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误会了,权当他心善做好事罢。

“婆婆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辅佐他的,”沈沐艰难措辞;倏地想起什么,他反握住婆婆的手,认真道,“只是还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

“如果可以的话,您能不能带我去他小时候住的地方看看?”

-

“陛下,城门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关闭了,九门提督问要不要推迟关城门的时间。”

夜色渐浓,似血夕阳终于耐不住时间熬炼,斜斜坠入天际;深银色的暮霭自角落攀上来,悄无声息地铺满天空。

明承宫内,萧繁放下手中奏折,侧目朝偏门方向望了眼天色,长睫垂下盖住沉沉黑眸,低声对靖谙道,“告诉他不必,你也退下吧。”

起身来到偏门后的长形木台,萧繁倏地觉得有些疲惫;他背靠着门框坐下,左手搭靠在屈起的左膝上,长而直的右腿随意舒展,修长身影斜斜落在木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