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皇帝向来不喜她同徐雁秋来往,便不再说下去,“本宫再过几日便回幽州,就此别过。”言毕点头示意后就翩然转身跨入御书房。

大门立即隔绝了殿内殿外。

皇帝并未在忙政务,靠坐在龙椅上若有所思,见她进来才恍若回过神,“有那么多话要说么?”

啊?于心然不解,只能猜测皇帝嫌她来御书房打扰到他了,她绝对不多说,只说几句就走!

“你同徐雁秋有那么多话要说么?说的都是什么?”皇帝重复一遍,意思明确。

才反应过来以皇帝说的是徐雁秋,只咕哝一句,“臣妾只是同他道个别罢了。”

“是该好好道别。”皇帝面上神色恢复自然,随手从案上抽了本折子翻看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漫不经心起来,“他年后便要回江南出任巡抚,往后贵妃同你这位妹夫怕是再无见面机会了。”

于心然走到御案边上,不愿再去揣测皇帝为何这么同她说话,压下心中所有的不满,好声好气道,“臣妾有一事相求。”

皇帝这才抬头,将视线从折子移到她身上,“是为了去幽州之事?你不想去是不是?可于家同冤案有牵连,对于你父亲朕可是手下留情了。当着百官的面也不能真不罚你、如若”

她所求之事与皇帝所言正好相反,立即开口打断,“臣妾不是这个意思......”

这些时日于心然消瘦了不少,皇帝伸手将她往自己身边拉,语气温和了些,“既然贵妃开口求朕,这样,年后你不必立即去幽州,再过些时日随朕一道去。后宫若有人议论,你也权当做听不见。”

皇帝怎么老抢话!于心然提了提裙摆跪下,“臣妾想明日便启程去幽州。”

字字句句,意思明确。相衬之下皇帝方才那番“君王宽宏大量”的言辞尽成了自作多情的笑话。

啪地一声,皇帝合上折子。

她手腕还被他捏着,骤然的收紧几乎疼得她惊呼出声,幸而下一瞬他就松开了她,眼神中带着疑惑,“你是在怪朕要送你回幽州?还是怪朕没杀了你嫡母?”

他心思深沉,在揣度人心方面尤其厉害,她只说了一句话,皇帝便已经想远了。

“臣妾万万不敢,臣妾只是、只是不愿再留在皇宫。”一方面她不愿再碍着皇帝和谢清,一方面妹妹的死日日折磨得她心伤不已,只能寄希望于离开京城,看看能否从这种绝望情绪中解脱片刻。

不愿留在皇宫,对皇宫里的人也再无留恋,皇帝又想到徐雁秋方才告假回去祭拜父母,这女人紧接着就来说要走,全然不将他放在心上......

见皇帝沉思片刻,她哪里猜得到君王此刻的心思,他一直赶她去幽州,现下自己主动开口,皇帝不该立即准许么。

须臾,皇帝回过神,像是下了什么决心般眼神也冷下来,又很快将视线移左手拿着的奏折上,“过河拆桥?你当真想见你在跟前么?身为贵妃,父亲犯此大罪,牵连皇室体面,朕恨不得、”皇帝越说越动怒,忽然意识到失态,压住了心气,眼睛又瞥向跪在足边的于心然,“待几日后元旦祭祀一过,你就滚回幽州去。”

何必将话说得这么难听,于心然垂着眼睫甚是委屈,“臣妾遵旨。”叩谢完也不欲再在书房内停留。

夜里她睡在芙蓉轩辗转反侧,明明得偿所愿,心里却比之前愈加浮躁。

“一喜?”忽然觉得口渴,撑着床榻起身唤了声。

今夜轮到一喜在外守夜,怎么又不见她人。

只能起身自行倒水,未料到连案上的水壶里都是空的,这些小宫人是想着她要被幽禁在行宫再无出头之路,才如此怠慢她么!

于心然披了衣裳推门出去,先去一喜单独的房中找她,看看这小丫头到底在做什么,走到门外见房内已经熄灯,是直接睡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