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3/4页)

西夏只是一个小地方,放在大恒的地盘上也不过是两个州的大小,五个州已经被占据了三个,还怎么打?

在蝉鸣鸟叫之时,顾元白亲手书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送到了兴庆府。

小王夫人拿到了这封信,当即唤来心腹捧读,书信之中的大致含义为:“只要你主动投降认输,朕可封当今西夏皇帝为夏国公,享食三千石,赏赐万千。于大恒京城之中赐夏国公宅,允其母一同共住,保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只要认输,虽西夏没了,但是却可以被封为大恒的夏国公,在大恒皇帝的眼皮底下过上富贵无忧的生活。

小王夫人倏地站起身,大步走过去从心腹手中夺过信纸,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确定这就是一封劝降信。

她抬头看着心腹们,众人神色各异,“夫人,这……”

“李昂奕都死了,”小王夫人难得心平气和,“诸位,我儿尚且年幼,只有我代为掌政。可如今战乱四起,我们西夏不断派遣的四十万大兵,全部败于将领反叛或是敌军铁骑之下。大恒的军队不断朝王城逼来,他们是要实打实地将西夏灭国。大恒如此之大啊,这样的庞然大物,我们母子两个怎么去对抗?”

有人劝道:“夫人,你要是接了这封信,就要成了被载入史册的罪人了啊。”

小王夫人怒道:“笑话!难道非得我母子二人葬身敌军手中,这才能让天下人满足吗?!他们是何样想法与我一个弱小的女流之辈有何关系,他们不能给我夏国公的好日子,大恒皇帝能!”

争吵越来越大,心腹董志严突然道:“西夏的青盐在大恒卖不动了。”

往日里两国交战,西夏都会避开大恒国内青盐贩卖之地,大恒也未曾大范围内禁止盐商进出西夏。

除了小王夫人,其余人大惊失色,齐齐向他侧目。

董志严面色憔悴,“若是平日里西夏与大恒开战,大恒贩卖青盐的盐商便会站在我们这边,可如今大恒国内前来买我朝青盐的商贩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王城便连吃喝也没有钱财了。”

小王夫人冷笑一声,抖了抖手中的信纸,“国库中的钱财到现在早已被军队用完。李昂奕的私库?谁知道他的私库在哪里!你们要是不想投降,那就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拿出米粮来,谁拿的多,我们就听谁的话!”

没人出声,宫殿一时静默了。

小王夫人珍惜地将劝降书折起,道:“大恒皇帝只给了兴庆府半个月的思虑时间。”

到时候是遗臭万年的投降去享生前的福,还是抵抗至死?

小王夫人心中早有定夺,她也相信这些人心中也会有所定夺。

*

顾元白御驾亲征到了如今,冬日晃晃悠悠变为了盛夏。

每次从京城运来的政务之中,必然少不了顾然的书信。

顾然年纪尚小,手腕提笔写字时没有足够的力道,便显出几分软绵的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上的进步显著,他不曾懈怠于习字一事。

最新的一封信中,顾然小心翼翼地问:“父皇何时回程?”

顾元白看着信,几乎就能想象出来顾然的神情。他也生出了些对皇城的想念,想念京城的百姓,京城的熟人。

一只手探出,安抚地揉着他的脊背。

“再过一个月,朕就要回去了,”顾元白轻声道,“朕亲征的时间太久,不可再拖延。”

一旁埋头写着缴文的孔奕林抬起了头,眼底青黑,“圣上,您放心回去便是。如今西夏已收入囊中,后续的整顿和土地的分配臣等都会按着章程来,您一切安心。”

“一切尽快,”顾元白道,“西夏之中的有才之士不少,其中大多都娴熟研习过大恒的学识。待到明年科举,朕要在其中看到西夏人的影子。”

孔奕林与诸位文臣沉声应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