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快起,”顾元白笑了,连声说了几句好,“诸位大人此行辛苦,查出如此多的贪官污吏和鱼肉百姓的蛀虫,朕倍感欣慰。正是因为有诸位在,我大恒才能越加兴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诸官连忙谦虚推辞,米大人上前,将此行一些值得禀报的事一一说给了顾元白听。

他们每个人都上了折子,一同交予的还有地方官员的折子,也这是为了防止反腐太过,京城监察官仗势欺人,反而监守自盗。

顾元白一边看着折子,一边听着米大人的话。其实这些话都被写进了折子当中,但米大人是怕折子中写的不够详细,才因此多说了些。

等他说完了,田福生亲自奉上了一杯茶水,米大人忙谢道:“多谢公公。”

“米大人处理得很好,”顾元白颔首赞同,“无论是对利州土匪的处置,还是对贪官污吏的处置,都合朕的心意。”

“臣惭愧,”米大人道,“圣上在反腐之前已经定下了章程,贪污了多少钱便定什么样的罪,我等只是按着圣上所定的规矩来做事。”

顾元白笑了笑,又温声同他们说了几句话,就让他们先去休息去了。

孔奕林却单独留了下来。

他身材高大,以往有些佝偻的脊背经过这漫长的多达两个月的历练,此刻已经完全挺直了起来,沉稳越重,机锋更深,“圣上,臣这还有另一份的奏折。”

田福生接过他的奏折,顾元白翻开一看,笑了,“孔卿做得很好。”

在一路确定孔奕林的能力之后,顾元白便让监察处的人前去接触了他。一番试探下来,孔奕林初时惊讶,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恭敬地接过了顾元白特加给他的任务。

孔奕林深深一拜,“臣不负使命。”

顾元白让他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去探寻一路上的民风民情,寻找当地有价值的可发展的资源。第二,则是去查各地百姓隐漏户口的情况和教化程度。

古代一百万人之中,识字的也不过是几万之数。孔奕林这一查,就发现了一些偏僻的地方,几十年中甚至未从出过什么读书人。

每次朝廷有什么政令或者好的政策下发时,因为道路不同和消息堵塞,这些的偏僻地方也从来接收不到朝廷的讯息。

而人数,更是发现了不少隐瞒漏户之事。

荆湖南和江南被顾元白握在了手里之后,他就立即下发了命令,让各府州县乡镇整理户籍和赋役。有些地方遭受了兵灾和反叛军的掠夺,顾元白也免了损失严重地方的两年税务。

整理户籍一事,需要官吏亲自上门,挨家挨户的去统计人数和查看百姓的样貌和年龄,看是否能和官府中记录在册的信息对得上。

这项工程浩大,进度缓慢推进,但只要统计出了这两地大概的遗漏人数,便大致可知全国了。

顾元白也想趁着反腐的热度之后,将统计户籍和赋役的事情提上来。

圣上缓慢翻着奏折,嘴中随意道:“孔卿应当知道了,朕在暗处还有一个监察部的存在。”

孔奕林精神一振,敛声屏息,深深一拜,“臣确实知晓了。”

孔奕林看着沉稳,但天性剑走偏锋,他在知晓监察部的存在后,对顾元白几乎叹服了。

在大权旁落、奸臣当道的时候,还能建成这样的一个组织,皇帝的心性和脾性,是何其的厉害。

所以在了解了监察处的作用和意义时,孔奕林几乎没有去多想就接下了圣上的密旨。监察处是暗中的一把刀,而这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感觉,对孔奕林有莫大的吸引力。

顾元白笑了笑,将看完的折子放在了桌上,端起茶杯,什么都不说,悠悠喝起了茶。

半晌之后,孔奕林苦笑,他率先落败,又是行了一礼,“臣不知有没有这个能力,可以进圣上的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