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页)

六部尚书和各府重臣拿着余光看着彼此,枢密使赵大人眼观鼻鼻观心,政事堂的参知政事也是如此,此两府可没有什么结党营私的烂事。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站了出来,道:“党羽之乱只会祸乱朝纲,一旦发现必须严惩不贷!”

“刑部尚书说的对,”圣上道,“那这严惩,应该又如何严惩呢?”

刑部尚书道:“视其程度,分级追究。”

顾元白颔首,声音温和了起来,“刑部尚书说得对,朕也是这么想的。”

各位大臣听出了圣上语气中的缓和,紧绷的精神微松。

刑部尚书却不敢胡思乱想,他直觉圣上的话还没说话,而这话,必定就是今个儿这一出的主要内容。

果然,圣上语气不变,又问道:“那若是党派中的地方高官动用手中私权,铲除了另一党派罪不至死的官员,在其空缺上安插自己党派的人,这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压力陡然一大,他慎之又慎,思之又思,“当以徇私枉法、结党营私、德行不佳以做处罚。”

圣上没说好与不好,只是转而叫道:“吏部尚书,你说该如何?”

众人不明白圣上为何突然叫起吏部尚书,转头朝吏部尚书一看,吏部尚书也满头雾水,但还是恭恭敬敬地道:“臣认为刑部尚书说的对。”

圣上亲手把持朝政到如今也有一年半的功夫了,大家伙也研究出来了一个细节。圣上要是心情好,那就是唤臣子为某卿某卿,若是心情不好,或者哪个官员犯了他的忌讳,那就是会口气淡淡的叫全了官职,就如同此时叫吏部尚书一样。

“朕也认为刑部尚书说的对,”顾元白笑了起来,“如今正好也发生了一件朕所说的事,既然吏部尚书认为理应如此,那便去同大理寺一同处理好吧。”

吏部尚书不负责处理这些,他眼睛一跳,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是。”

顾元白终于起身,在宫侍的陪侍下往外走去,刚走了两步才想起来,转过头道:“吏部尚书,此案中的官员涉及到的派别,正是‘双成学派’了。”

朝中是双成学派中的人猛然惊醒。

圣上笑了一下,然后声音骤冷:“朕希望你不要也犯了徇私枉法的错。”

“朝廷重官,应以国以民为重,”顾元白的目光在众位臣子的身上一一扫视,道:“朕也望众卿应知,今日你们所听的三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

本身就是各派代表人物的朝中众人冷汗已出,沉沉躬身:“是。”

顾元白走出了讲堂,还站在讲堂中的诸位臣子却腿脚僵硬。正当众位大人感到后怕之事,突听一道声音响起:“诸位大人,还请走吧,各衙门的事务都耽搁不起片刻。”

埋在众位臣子之中的薛将军觉得这声音太耳熟了,抬头一看,可不就是自己的儿子。

薛远彬彬有礼地笑着,瞧起来气度很是不凡。

众位臣子惊醒,开始三三两两地出了门。薛将军往边上走去,走到薛远跟前,低声道:“圣上今日是怎么了?双成学派出了什么大案?”

薛远低头瞥了一眼薛将军,懒洋洋道:“薛将军这是要打听圣意?”

薛将军气得脸色一板,大步走了出去。

等人都走完了,薛远才将腰间的佩刀正了正,快步追着圣上的方向而去。

他走到国子学门外时,皇上的马车已经走远了。薛远失笑,往周围一看,上前将薛将军从马上拽下来,翻身上了马,缰绳一扬,“驾!”朝着顾元白的方向追去。

薛将军气得在原地跳脚,“逆子、逆子——!”

不过一会,薛远就追上了大部队,他策马赶到顾元白的马车一旁,清清嗓子,“圣上,您若是心情不好,也可拿臣出出气。”

刚说了两个字就忍不住发笑。

前几天圣上骂他畜生东西都能把他骂硬了,还是算了吧。薛远最近觉得自己火气太大,要是又被骂硬了,吓着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