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觉醒(第2/3页)

隆庆帝担心宠妃累坏了,“你就在朕这里,那都不要去,皇后,今天把太子和孩子们都叫过来团聚,我们一家人坐下来吃饭,一次看全。”

除了还在吃奶的瑞安公主,其余四个孩子都能够上桌吃饭了。

陈皇后去安排,李九宝把莲子糕等吃食呈上来,“皇上,这是臣妾小厨房做的,魏大夫不让臣妾吃甜腻之物,怕伤了好容易恢复的脾胃。臣妾嘴馋,小厨房将糖油减去大半,反复试做,终于有所成,臣妾吃着觉得还好,能够克化动了,就带来献给皇上尝尝。”

隆庆帝吃了一块,感觉没甚滋味,少糖烧油太清淡就不能叫点心了,可见大病初愈之人的口味和正常人的确不一样。

可是看着李九宝期待的目光,隆庆帝还是给面子赞道:“味道不错,小厨房用心了,朕重重有赏。”

既然有赏赐,那就默认了承乾宫小厨房的存在。隆庆帝还期待李九宝这块地还能再大丰收。

李九宝并不在意口腹之欲,只是小厨房象征着她独一无二的恩宠,对于一个妾而言,男人宠爱就是权力,纵使正妻也要给几分薄面,她当然要保住。

宫里的规矩当然是皇后为尊,贵妃也只是一个地位高一些的妾,但,规矩之上还有规矩,那就是男尊女卑——这是最终极的规矩,皇帝和皇后实质上是不平等的,皇后必须顺从皇帝的意愿和喜好。

皇帝的宠爱为宠妃撑腰,来弥补嫔妃面对皇后时的天然弱势,而宠妃的“宠”,必须靠着妃子的“作死”和“骄纵”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身为一个妾、一个妃子、一个生育工具,如果想要借助皇帝的势,变得强大,不容外界欺负她,就应该要作、骄、甚至不停的打擦边球挑战皇后的权威,来显示自己的“宠爱”,这种“宠爱”就是权力的象征。

当一个温柔贤惠、贤德良善之人,这是正室或者皇后该有的面具。

身为一个侍妾、生育工具,如果也戴上这个面具,不作、不争、不时不时刺激一下皇后,那就会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任皇帝压榨她的生育能力、任凭皇后宰割,把她辛辛苦苦孕育生出来的孩子占为己有。所有宫人都会以为她好欺负,因为她毫无攻击性,像个面团似的任人揉圆搓扁。

民间有句俗语,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太讲道理的人,在弱肉强食的规则之下,会被所有人忽视甚至欺负,反正得罪她又不会受到报复,不踩白不踩。

李九宝是在被夺去五个孩子、脾胃虚弱,不思茶饭,差点自己饿死自己、濒临死亡之时才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她没有把宠爱变成权力、没能借用皇帝的权势,学着什么贤妃典范,把自己框在规矩里头,就是自掘坟墓,心甘情愿当一个没有感情的生育工具。

没有人会尊敬一个物件。

晚上皇室家宴,七岁的太子见到久病的生母出现,稚嫩的双目仿佛若有光,看得出他和李九宝还是有感情的。

而其他四个孩子由于年纪太小,被抱到陈皇后那里养育时候还没有记事,尚且懵懂,对生母很陌生,虽然有天然的血缘想要亲近生母李九宝,但碍于规矩,都只是按照礼仪行礼问安,没有撒娇等亲昵的举动。

而年纪最小的瑞安公主刚刚会爬行,出了娘胎就没见过生母,看到李九宝就哭,死死拽着陈皇后的衣服,不让李九宝抱。

陈皇后把哭泣的瑞安公主交给奶娘下去喂奶。

李九宝心下难过,面上还是挂着笑容,“皇后真是会养孩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皇后辛苦了。”

陈皇后说道:“养自家的孩子,不辛苦。”

陈皇后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悉心调养。在一妻多妾的环境下,无论律法还是世俗,都认为生恩不如养恩,嫡母才是庶出孩子们的母亲,侍妾们不过是借腹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