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矛盾升级(第2/4页)

“微臣是陆统领的人,虽然当时不明白为何陆统领要中止计划,但陆统领下令,就是赴汤蹈火,微臣也在所不辞啊,就带人往湖里跳,轰隆一声,那二层小楼就炸了!”

“那场面,浓烟滚滚,火光四溅,幸亏陆统领反应快,要微臣快撤,若慢一步,微臣就要被炸成碎片了。”

亲身经历之人的口述肯定比干巴巴的奏疏来的生动,嘉靖帝只看见密报里说锦衣卫无人身亡,轻伤九人,这是一场大捷,但听汪大夏细细讲来,就是惊心动魄,九死一生。

嘉靖帝关心陆缨的终身大事,汪大夏的确长的一表人才,智勇双全,还不怯场,在朕面前还能谈笑自如,难怪陆炳陆缨都会对他另眼相看。

不过,听汪大夏的意思,他似乎还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汪大夏不敢以功臣自居,晓得嘉靖帝偏爱陆大人父子,就着重描述陆炳雨夜骑马狂奔力挽狂澜,以及陆缨如何与父亲心有灵犀、感天动地父子情。

但是老皇帝的内心岂是他能看透的?无论汪大夏如何讲,嘉靖帝的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

待汪大夏讲完,嘉靖帝说道:“锦衣卫人才辈出,朕心甚慰。”

汪大夏赶紧说道:“都是陆大人和陆统领的栽培。”

嘉靖帝心道:以汪大夏的出身,能够攀上陆缨,他就是个吃软饭的,吃软饭还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碗饭是谁给的,吃水不忘打井人,看起来不是个白眼狼,知道受谁的恩惠,这吃软饭的姿态端正,陆炳目光不错。

也不晓得陆炳何时开口挑明陆缨的女儿身。

在嘉靖帝看来,只要陆炳开口,汪大夏除了感恩戴德,娶了陆缨,不可能有其他反应。

陆炳对汪大夏满不满意不知道,但是嘉靖帝觉得汪大夏是可以的,说道:“你是锦衣卫这一代的青年才俊,少年得志,只是加入的时间尚短,尚需磨炼,勿骄勿躁,将来必成大器。”

可千万不要辜负奶兄对你的托付啊!

将来若负了樱花儿,朕杀了你。

汪大夏浑然不觉嘉靖帝这句话的警告之意,还以为皇帝夸他呢,连忙说道:“微臣谨记皇上教训,为我大明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升官发财)。”

嘉靖帝赐给汪大夏一套飞鱼服、一副盔甲、两匹布、一炳剑。

汪大夏跪谢,喜滋滋的领着赏赐走了。

刚出大殿,吴小旗就迎过来,“汪百户,方才魏大夫找到广寒宫来了……”

吴小旗把经过说了一遍,“……魏大夫跟着陆统领一起下山抓淫贼去了,应该没有走远,汪百户还能够追的上。”

汪大夏听了,拔腿就追,在尚青岚醉卧的那块山石边追上了两人,他不可能错过任何一个和魏采薇在一起的机会。哪怕只是下山就要分开。

广寒殿,动了心思的嘉靖帝来看醉美人,尚青岚还在酒醉中,嘉靖帝自持身份,虽然很想尝一尝这个青涩的果子,但还不至于乘人之危,在醉美人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偷尝。

嘉靖帝看着娇憨的醉美人,提笔信手写下苏东坡那首《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五十三岁的嘉靖帝身体早就力不从心,已经有个把月没有宣后宫的嫔妃来西苑伴驾了,即使有时候宣卢靖妃等妃子伴驾,大部分也是问问子女们最近的状况,并不上龙塌雨露恩泽,纯粹聊天而已。

但是今日或许是早上服用了丹药的缘故,嘉靖帝觉得身上发热,写到那句“故烧高烛照红妆”时,许久没有反应的老蜡烛居然点亮了!

唉,这醉海棠什么时候能醒?

就在嘉靖帝这枝老梨花琢磨着如何压倒龙塌上粉嫩嫩的海棠时。东边的菊花园里,菊花宴已经到了尾声,即将散去,李九宝迟迟不见魏采薇和尚青岚回来,到底年轻,露出焦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