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家有考生(第2/3页)

“今朝佳景乐熙熙,回亿读书与诵诗。数载寒窗和笃志,春风缓步上丹樨。”

魏采薇看着这半文不通的歪诗,“你看这上头也写了,不经历寒窗苦读,如何登上宫里的丹樨?拜神求符没有用的,还是得靠苦读。”

汪大夏说道:“门口解签的道士说这是上上签呢,说什么山东人刘廷英,男扮女装卖身葬父母,被一个大户人家买走了,当做丫鬟送去服侍小姐,结果与小姐私定终身,小姐放了他自由,他考中状元,与小姐结为夫妻。”

魏采薇笑道:“戏本子上说的你也信,科举考试查三代籍贯,曾经为奴籍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中什么状元。”

汪大夏说道:“至少寓意是好的嘛。”

汪大夏又摸出一个青瓷瓶子,“这是符水,从解签的道士手里买的,在文昌君前供奉了一年,可灵了,谁喝谁中。道士看我虔诚,才卖给我的。”

汪大夏真是小事糊涂,魏采薇说道:“一瓶死水放一年,当然是谁喝谁中——中毒的中。你莫要再花这些冤枉钱了。”

汪大夏说道:“神佛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两个联手斗周小旗那晚,我就是把铜佛扔在楼梯处才得以脱身反制周小旗的,这就是神佛保佑。”

魏采薇不好抚了汪大夏的一片诚意,说道:“好好好,你说的都对,符牌我会戴在身上,符水我洒在花盆里,借一借文昌君的福气。”

“这就对了,给我给你戴上。”汪大夏站起来,拿一根红绳栓着符牌,挂在魏采薇的脖子上。

到了夜里掌灯的时候,汪大夏又来了,拿着两根像婴儿手臂那么粗的巨烛。

他把蜡烛点燃,一左一右放在书桌上,“夜里看书费眼睛,这样就亮堂了。”

魏采薇坐在书桌中间,看着左右两根白色巨烛,顿时觉得自己像一个供奉的牌位。

到了深夜,魏采薇的窗户还是亮着的,汪大夏又来了,端着一海碗热腾腾的面条。

“来,吃宵夜。”

魏采薇确实有些饿了,举起筷子,看到面条上面堆成小尖的菜码,全是像豆腐脑一样的白色胶质的物事。

“这是什么?”魏采薇问。

“脑花面啊。”汪大夏说道:“吃啥补啥,三头猪才得了这些脑花,赶紧乘热吃。”

魏采薇放下筷子,“我不吃内脏下水的。”

汪大夏急道:“我都给你炖了,饭堂师傅说这个最补脑子。”

魏采薇叹道:“我不吃这个,就像你不吃香菜一样。”

汪大夏最讨厌香菜。

以己度人,汪大夏没有再劝,问:“你想吃什么?”

魏采薇知道如果她不说什么,汪大夏会一直问下去,说道:“夏天当然是吃莲子了,来个莲子羹。”

“就这?”汪大夏问:“这个吃不饱吧。”

魏采薇说道:“加点银耳。”又把面碗推到汪大夏跟前,“你辛辛苦苦找到了三头猪,不要浪费,你把脑花面吃了吧。”

我看你才需要好好补补脑子。

一个月后,丁巫康复,暂时还留在京城,司礼监安排了魏采薇进宫会试。

汪大夏赶着马车,送魏采薇到西安门,看着她走向宫门。

明明知道她下午就能考完出来,汪大夏还是有些担心,巍峨的宫门就像一个巨兽张大嘴巴,将魏采薇吞噬。

奇怪,这地方我怎么觉得好眼熟,好像曾经来过似的。

魏采薇心有灵犀,感觉到了汪大夏担忧的目光,她转身,回头,扯着脖子上的红线,将他从文昌庙里求来的逢考必中的护身符扯出来,给汪大夏看,要他放心。

这个对于怕鬼迷信的汪大夏而言,比什么千言万语都管用。

这一招果然有用,汪大夏停止了胡思乱想,觉得魏采薇全身都罩在晨光里,是文昌君庇佑,脚下的石板路泛着金光,一步步都是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