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痴情皇帝负心妃(九十二下)(第3/4页)

《江城子-江景》

洞庭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聘婷。忽闻江上弄哀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抄袭苏轼词,修改几个字。“洞庭山”是指洞庭湖边有两座山就是叫“东洞庭山”“西洞庭山”,洞庭正在湘江上,娥皇女英正是投湘水而死,原文为“凤凰山”,写的是西湖。“哀丝”大文豪写的是“哀筝”,但是古代叫乐器为“丝竹”,瑟属于“丝”,因为“瑟”是仄声,直改不合江城子的韵。)

诗词共有十道题,她一道道解过去,也是先用草稿,怎么说也是有三天时间,她可以慢慢考虑,可以有更精妙的,随时修改。

如此磨着,一直到第三天,她才在答卷纸上誊写诗词。

第四天一早下发“经义杂文”的解读试卷。

第一道是《四书》上的来的: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也难怪乎这种题目放在第一道了。这就是像是现代考公务员一样,政治正确嘛,歌功颂德少不了的。这取自《论语-伯泰》中孔子称赞尧的名段。意思是说:这个人太伟大了,人民找不到词来形容他;他的功绩太伟大了,简直是光芒四射呀!

花弄影对尧帝时代赞贤的“传说典故”历史先是大书特书、排比递进,然后引申本朝几代帝王的功绩。

她怎么说也在轩辕凌恒身边四年,读了不少本朝史书,她读本朝史书时,他若在场,有时还会问问他,听过他的评价,自然知道他对本朝的哪些事是得意的,包括他自己哪些“明君行为”是有点小得意的。

别说后宫不得干政,后宫不干政是一回事,男人总是会有在喜欢的女人面前显能耐的心,不然比锦衣夜行还难受。轩辕凌恒怎么说也是男人。

她运用各种手法,真诚的烘托出本朝皇帝和轩辕凌恒的功绩,言之有物,符合史实,阅卷官在这样的题上不打高分是想打本朝历任皇帝的脸吗?

依次答着经义的五道题,三天后交卷了。

第三张试卷就是那是对朝廷国政实用的问策。

题目:安国之道

花弄影想想轩辕凌恒当实看上她,还不是她的观点新颖,但想现在朝廷有走向重文轻武的倾向,轩辕凌恒是既怕武将造反,也想强国甚至扩张。

会试考题,如果她要骂文官肯定是找死,但是就像当初她和皇帝说过的“重将更重兵”“分权管理”,只要不明着去碰文官的蛋糕,就会好得多。

苏轼大偶像不就写过一篇名策《教战守策》吗?将不与这个时空相符的典故去掉,加上本时空历史差不多的典故。

此时是会试,不是皇帝会亲自阅卷的殿试,如果她写执行方案一样的东西,会试考官反而会觉得毫无文采。想要任性,也得熬过会试,爬到殿试吗?

于是她在苏轼的《教战守策》上修改和增加,把之“前隋”后期的内外乱、之后的分裂百年,大原建国后的典故都论到。想想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张大人,也颇推崇先秦古文,而不喜骈文,倒与大文豪的风格相似。她也就少增加一些没用的华丽的堆砌词语。

第一天在草稿上写了几遍,修饰细节,第二天就在草稿上试写,看看观感。第三天誊写时,仍然拿出最强功力写“瘦金体”。科考统一用“馆阁体”是明代之后的事,现在科考书法并不统一。

她在“浑然天成”上当然比不过赵佶,但是她是渣鱼,比赵佶的纯艺术家,倒多了一分风流霸气。得他八分,自补两分,就是老鱼式的瘦金体。

这是她为隐瞒自己本来的字迹,谁让她选秀就是以书法闻名的呢?

谢智骁能从一张开药方子上的字迹端倪猜到她至少到过司马珏那,而在夜晚去暗探,碰个现行,她绝不能写从前的行书和草书。因为轩辕凌恒武功虽不及小谢,智力上却不下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