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1章 井底之蛙(第5/5页)

随着赵祯权柄越重,他这种感觉就越深。

他心里十分抵触后宫里的人插手政事。

御女王氏算是拿刀子在赵祯的伤口猛戳。

不然,阻挠赵祯施政的人那么多,为何赵祯不杀个御史或者其他官员立威,偏偏拿后宫开刀。

寇季正在感叹王氏的愚蠢,赵祯的声音将他拉回到了资事堂。

“四哥,你瞧瞧这个,一字交子铺递过来的。”

赵祯将一份公文递给了寇季。

寇季拿过了公文,上下扫了一眼,眉头微微一皱。

赵祯见此,问道:“四哥觉得他们在做什么?”

寇季放下了公文,沉声道:“有些豪门大户合起伙想给我们一个教训。”

公文上的内容很简单。

民间有人在大肆收购铜钱。

铜钱的购买力度在直线飙升。

西宁州居然出现了铜钱不够用的囧境。

广南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情景。

最重要的是。

幽州城内的一家交子铺,被挤兑一空,如今不得不从其他地方的一字交子铺借调铜钱,应对百姓挤兑。

一字交子铺出现了这么久,有人研究出一些金融知识,寇季一点儿也不奇怪。

若是一城一地的一字交子铺出现了问题。

寇季完全能够理解。

可是这天南海北的地方都相继出现了问题。

那就是有猫腻。

明显是有人想借此给寇季和赵祯一个教训。

可目的呢?

若是因为处置江南和河东的豪门大户,引起了其他豪门大户的恐慌,寇季倒是能够理解。

但若是因为江南和河东的问题的话,那反击的应该是江南和河东的豪门大户才对。

为何西宁州和幽州等地会出现问题。

赵祯盯着寇季道:“四哥觉得他们有多大的手笔?”

搜刮干净市面上铜钱,然后鼓动民间百姓去挤兑,抽空朝野上下的铜钱,使朝廷出现钱荒。

如此手段,不需要寇季解释,赵祯看得懂。

他近一段期间的那些商业方面的书籍不是白读的。

而且以前交子草创的时候,蜀中几大商家的遭遇,赵祯也记得清清楚楚。

寇季并没有回答赵祯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税务司的人将幽州城等地的商税收税权收回来了?”

赵祯愣了一下,缓缓点头。

寇季沉吟道:“看来是有人看破了朝廷想收回商税收税权,所以想逼我们退让。”

得知了赵祯收回了幽州城等地的商税收税权以后,一切就讲得通了。

动了人家碗里的肉,人家不乐意,自然反抗。

寇季看向了赵祯道:“还好朝廷并没有大规模开展对民间的借贷,不然还真不好应付。”

赵祯笑问道:“四哥觉得我们能应付的过来?”

寇季笑容灿烂的道:“一群井底之蛙而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一字交子铺有多少钱。官家明知道他们的手段根本奈何不了一字交子铺,又何必说这话呢。”

一字交子铺的存钱,早就超乎了民间所有人的想象。

虽然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豪门大户参与。

但寇季可以肯定,他们拿点钱,还不足以撬动如今没有大规模展开借贷业务的一字交子铺。

他们以为自己很有钱,足以跟朝廷抗衡。

他们以为大批量收购铜钱,就能造成大宋钱荒。

却不知道,若不是寇季和赵祯二人压着。

大宋的经济早就被海量的铜钱给冲垮了。

大宋如今手里可是握着大理的。

而大理大批量的铜矿入京,一点儿波澜也没有掀起。

就是寇季和赵祯刻意压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