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79章(第3/4页)

可这位庆王妃的心思却不在如何管束自己的夫君上,而在如何祸害庆王后院的那些姨娘上。

庆王年轻时就是个风流好色的主儿,接连往自己后院抬了好几个姨娘,薛氏明面上未有任何不满,对那些妾室皆以礼相待。可不出几年,那些如花娇嫩的姨娘一个个都死于非命,这其中就包括沈襄的生母林氏。

据说当年,才六岁的沈襄就是因为看见了母亲死时的惨状,才吓得生了场重病,多日高烧不退,被烧坏了脑子。

从前瑟瑟不知沈襄是装傻,只觉得他可怜,曾缠着母亲问过庆王府里那些事,当时母亲摇着团扇,漫不经心地道:“总之,死得是一个比一个惨,据说那个林氏,死时七窍流血,痛苦不堪,手扣在地上,把指甲都挠断了。”

瑟瑟至今想起,看着眼前这位明眸善睐,笑靥灿烂的庆王妃,都觉得后脊背一阵阵发凉。

“我们家殿下前些日子还说起,上一年过年时,是先帝刚驾崩正当国丧,禁鼓乐吹打,那都是应当的。今年是陛下登基后正儿八经过的第一个年,该好好热闹热闹。”庆王妃扶了扶鬓侧的金钗,笑道。

裴太后捻着佛珠,一副慈眉善目,悲悯模样:“照理该是如此,可河北大旱,饿殍遍野,皇帝有心奉行节俭,省出银两赈济灾民,宫中总不好太过奢侈。”

庆王妃端得机灵,听太后这样说,立即将话锋一转:“难怪从宫门一路走来到处都是简雅的,不见铺张,原是太后和皇后心系灾民,想省出些银两赈灾。到底是宫里的贵人,见识广,不像我这个没眼界的妇道人家,天天就想着如何热闹。”

她这一席话,连瑟瑟也恭维着了,既承了长辈的恭维,瑟瑟就不能干坐着不接话,便笑着谦虚了几句。谁知庆王妃好像有心要跟她套近乎,话越说越亲近,从她的头面妆容夸到了她的衣衫发髻,把整个殿里的其他女眷都晾在了一边。

瑟瑟一边应付她,一边极自然地当着满殿女眷的面儿向裴太后提出要放还一批宫女,果然如沈昭所说,裴太后问了几句,就允了。

大事办成,瑟瑟刚舒了口气,又被庆王妃缠上了,她叽叽喳喳地聒噪个不停,奉承完了她,又去奉承她的母亲兰陵公主,整个一舌灿莲花,旁人都插不上话了。

最终还是沈襄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不小心’往瑟瑟裙裾上泼了半盏茶水,这才让她得着借口更衣,逃脱出来。

在偏殿换上新衣衫,梅姑道:“娘娘有所不知,庆王妃的母家薛氏一族里有几个男丁很是争气,在朝廷六部和边陲守军中任要职,也正是因为母族强劲,所以庆王妃才能在王府后院横行霸道,那庆王也不敢说什么。”

瑟瑟如今心思灵敏,立即意识到:“薛氏里那几个能干的男丁都是我母亲提拔的?”

梅姑笑道:“正是如此,娘娘英明。”

难怪啊难怪,外人都只当她们母女情深,皇后连着兰陵公主府,奉承了一个便是巴结了一双,殊不知,她和母亲早就闹翻了,只剩下了表层的体面。

梅姑给她捋顺了披帛,随口道:“不过这位庆王妃自己也是个能干的,擅言辞交际,同宫里一直关系密切,当年她跟陛下的生母宋贵妃也有往来……”

瑟瑟一诧,正要往细里再问问,外面内侍递进来消息,说是元祐公主和温大人找到了。

当即惊喜万分,再顾不上其他,忙把人宣进来。

内侍道:“陛下施了一计,对外宣称萧太妃病重,请清泉寺僧人入宫祈福。元祐公主和温大人本就没有出城,听得风声,当即坐不住,跑出来打探宫里的消息,被禁军逮了个正着。陛下将元祐公主送回萧太妃殿里了,独留了温大人在宣室殿问话。”

瑟瑟的一颗心总算落下,却听内侍低声道:“娘娘还是快些去宣室殿吧,大内官让奴才来报信,陛下盛怒,您若是去晚了,怕温大人这一顿打是躲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