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章(第3/4页)

沈昭双眸微凝,看向徐长林,唇边甚至还噙着轻缕笑意:“此人胸有韬略,忠勇正直,在南楚内推行吏制和税制改革,颇得民心,假以时日必成我秦国大患。”

他思绪流畅,极为通透:“徐长林年年来朝,小心维系着和大秦的邦交,也是有所图谋。他想稳定外患,专心解决内忧,南楚国力强盛、奸佞减除之时,便是他攻打大秦之日。”

瑟瑟听出些门道,却另有疑问:“可若是将他囚在长安,南楚朝中尽是主战派,再无人牵制他们,那秦楚两国岂不是立刻就会打起来?”

沈昭眼中透出精明和锐利,半点刚才拈酸吃醋的影子都没有,而只剩下清醒至极的算计:“我不杀徐长林,只是囚他。闻太师若敢攻我大秦,我立即就将徐长林放回去和他争权。且这一年有余,徐长林在朝中培植出了不少亲信,他们投鼠忌器,必会反对开战。若是操作得当,这仗也未必就能打起来。”

瑟瑟顺着他的话深深思索,又看了眼坐于席间的徐长林,心中有些不忍,但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只要阿昭想清楚了,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沈昭听到这话,打心眼里愉悦,灿然一笑,若春风和煦,扫掉了所有的沉色。

宴至尾声,瑟瑟去偏殿更衣,宫女正给她披上外裳,内侍来禀,说温姑娘求见。

瑟瑟早就见到今日母亲是带着温玲珑一起出席的夜宴,因此未加思索,便立即让人将她请进来。

算起来玲珑来长安也有一年了,出落得更加俏丽,举止也更加优雅有度,瑟瑟夸赞了她一番,极自然地提起了父亲。

“父亲前几日来信了,很是挂念你,他说又相看中了一户人家,那位公子虽不是读书人,但自幼随父母经商,为人正派,踏实能干。父亲希望你能回去,不要在长安久留。”

玲珑低垂睫宇,遮住了眼底复杂涌动的情绪,声音极为坚定:“我感念叔父的一片好心,但我不想走,也不想嫁给别人。”

瑟瑟自她话里听出些端倪,忙拉着她的手,问:“你有心上人了?”

玲珑脸颊上浮起两团嫣红,既羞涩又甜蜜:“虽没有与他正儿八经地说过话,可我今夜又见着他了。我就知道,唯有留在长安,才能有一线希望再见到他……”

瑟瑟被她这副执惘痴念的模样闹得有些害怕,怔怔地问:“你说得是谁?该不会是……”

玲珑倏得抬头,截断她的话:“瑟瑟……不,皇后娘娘,你说,他会喜欢我吗?如果长公主出面,他会纳了我,让我留在他身边吗?”

瑟瑟闭了闭眼,摇头:“不行。”她见玲珑不语,解释道:“你不要以为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和睦融洽,就会长久的太平。秦楚两国迟早会有一战,到时你难道要为了一个敌国的权臣而背井离乡,抛弃亲人吗?”

玲珑毫不退让,执拗道:“我的父亲,我的继母,还有我那些弟妹,他们不是我的亲人,也从未将我视为亲人。我没有亲人,可以为了他舍弃一切。”

瑟瑟急得头冒虚汗,觉得玲珑有些魔怔,拽着她的手正要再劝,内侍又进来禀,说是宴席散了,皇帝陛下让她快些出去,要和她一起回尚阳殿。

她便拉着玲珑一同出去,想要寻个时间再劝,谁知有宫女上来禀报了些琐事,这么一打岔,再回头看去,却已经不见了玲珑的踪影。遣了个人去打听,说是玲珑早随着兰陵长公主出宫去了。

瑟瑟随着沈昭回寝殿,一路忧心忡忡,惹得沈昭连连追问她怎么了,她心乱得厉害,也没细说,只想着该给父亲去封信,让他亲自来长安把玲珑带回去。

这样惴惴难安,回了寝殿,却见偏殿花团锦簇似的堆了好些礼盒,宋灵儿正一脸新奇地挨个看,想打开却没打开,大约有人提醒过她,那样不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