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页)

夏东篱晃了晃腿:“我之前认识了一个人,他建议我先去做一下土地评测,看一下土壤里缺乏哪些有效成分,还有有机物微生物什么的。省农大就有做,我今天刚把样品寄出。一周后大致的报告能先出来,不过微生物什么的要更久一点。”

“土壤检测后,我现在定下的农作物种类可能要做相应调整,所以我准备等检查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购买种子。”

反正今年的播种季是赶不上了,夏东篱倒也不急。

而且虽然播种赶不上了,但土壤以及肥料还有硬件的准备倒是可以先做起来。他有些美滋滋地说道:“我早上刚接到的电话,我的多功能堆肥机已经发货啦!”

嗯?

小李助理侧目,怎么突然就多了“多功能”三个字?

“呃,正好我下单后没多久他们说有产品升级,”夏东篱的眼神漂移了下,“然后他们说只要我能帮忙提供下数据照片什么的,就可以免费帮我升级到新款……我没有被骗啦!”

小李助理的眼神太明显了,夏东篱想忽略都忽略不了,他搓了下鼻子:“当时我买净化器的时候他们就提出这个建议了,我当时嫌麻烦没答应,这家公司还挺注重客户反馈的……”

不过后来因为对净化槽确实很满意的缘故,夏东篱还是写了个500字的评论并且配图提交了上去,结果第二天一刷就看到自己的评论信息被挂到了宝贝详情里,而且还是主推页面。

之后的增压器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业务都是小老板谈下来的关系,但从企业反馈来说,对用户体验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了。

这次的产品革新也是增加了一个生态育肥格,其实和夏东篱的蚯蚓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昆虫来改良土质,同时收集有机肥,但那可不是一个蚯蚓箱的规模,而是长达三米的一整个半敞开抬高于地面的平台。

当然单单只是这样也谈不上创新,龙九的公司是建造了一个温度传递装置,用它可以将堆肥箱内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引导出来,从而提高生态育肥箱的温度。

按照龙九那边的说法,到时候育肥箱本身的温度能够稳定在30度以上,而室温也能有25度,如果保温设施做好的话,就算是隆冬时节的室温也能保持在20度左右,这意味着他可以将这里当做一个小型温室。

20度对于大部分动物和微生物来说都是可以保持较强的活力和生命力的宜居温度,这也意味着冬天它们也能继续给夏东篱打工啦。

虽然夏东篱这边要费点功夫搭建一个温室架子来给这个装置保存热量,但毫无疑问这个改进对他是十分有利的。

这等于是一个后续0投入的温室啊!!

以后还可以将一些不耐严寒的植物搬进来,而且可以利用室内温度提早育苗,这样等到土地回暖就能直接挪出去,可以省下大量的种植时间,想想就美滋滋!

所以夏东篱一口就答应了龙九那边延迟交货的要求,然后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规划。

小李助理看了眼夏东篱的表情渐渐迷离起来立刻就知道这小年轻又陷入了遐想。他忙提醒了一句:“你尽量不要种反季节农作物哦,现在国际上有些国家不支持反季节温室作物加入有机植物行列,华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支持,但这事也说不好。”

夏东篱点点头表示知道,他之前已经就有机作物的概念查过资料了。

这个词汇的解释在全球大体一致,但因各国国情的缘故也有细微不同。

有机作物本质上指的是以植物最自然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生长的种植模式。

不使用化合物的肥料和农药这点是共识,但能不能用温室大棚则是争论点。毕竟温室大棚本质上对植物而言也是改变其生存环境,而且其生长环境和外界隔离开,大棚的原材料也是污染,不太符合有机作物“无污染、无负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