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探望(第2/3页)

她忍不住看了永乐县主一眼,还是说他已经有人选了?回头打听下,这是谁家的姑娘。

赵韧道:“母后见谅,朕实在是有要事。”

徐太后无奈:“也罢。你啊,就是个劳碌命。”

赵韧很快走出璇玑殿,淡淡开口:“去打听下,花家小娘子怎么没在?”

谈德升早在璇玑殿没见到朝朝就去问了,不由露出为难之色。

“怎么?”赵韧开口。

语气极淡,谈德升却是心头一凛,苦巴巴地回道:“花小娘子在您到之前刚刚离开,去了安德殿。”若是来早些,原是可以拦下她的。

*

朝朝这会儿已经到了安德殿门口。

安德殿僻处后宫一角,三面环水,一面是坡地,种了一片梅林,一条曲折水上回廊通到正门口。

朝朝望着前方紧紧闭上的朱漆铜扣的大门,以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回廊,直到这一刻,心中才有了些微的真实感:太上皇一家困在此处,名虽养病,实则软禁。待她以后嫁进来了,只怕也只能一辈子困守在此。

守宫的殿前卫验过太后的手令,打开宫门,把丫鬟拦在外面,只放她一人进去,关照她最多只能留两刻钟。

小内侍领着朝朝去了侧殿。

侧殿似乎没人用,没有生炭盆,多宝格上空荡荡的不见摆设,桌椅也都是光秃秃的,不见椅袱和软垫,坐上去又硬又冷。

朝朝抱紧了怀中的手炉,等了好一会儿。

脚步声响,有人颤声唤道:“朝朝。”

她抬起头来,看到戴着半旧漆纱笼冠,穿青地鸾雀穿花锦氅衣的青年怀抱一个小小的黑漆螺钿匣子,快步向她来。

青年十八九岁模样,生得腰细腿长,面如傅粉,眸似点漆。

斑驳的光影透过槅扇打在他身上,将他照得分明。短短几日,他消瘦了许多,眼睛发红,眉宇间原本天然带着三分笑意,俱化作了苦涩,再没有从前的意气风发。

正是她的未婚夫,废太子赵旦。

赵旦今年刚满十八,比朝朝只大一个月,是承平帝的第二个太子。

两个人自幼相识,算是打小的交情。四年前,先太子因病故去。承平帝痛失嫡子,身为皇二子的赵旦意外得了太子之位。

受封为太子的第二天,他鼓起勇气跑到朝朝面前,红着脸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太子妃,他会一直对她好。

当时朝朝失去了父亲,又遭到了自幼最信任之人的背叛,婚事受挫,正当人生中的低谷,消沉无比。她哪里肯信“一直对她好”这种鬼话,压根儿不愿理会赵旦。

赵旦却出乎意料地坚持。

后来不知怎的,他说动了花羡。花羡与朝朝一番长谈后,朝朝点头允了婚事。

三个月后,他顺利与朝朝定下亲事。

原本等朝朝及笄,两人便要成亲。结果临成婚前,先太子的生母郭皇后因丧子悲痛过度,不幸薨逝。赵旦要守孝,两人的婚事因此耽搁下来。

如今孝期早过,若没有赵韧篡位这事,他们还有一个月便该成亲了。

朝朝站了起来,轻声唤道:“殿下。”

赵旦声音嘶哑:“叫我二郎吧,我已经是庶人了。”

朝朝的眼眶蓦地发热。

赵旦抬眼,注视着朝朝,委屈而愧疚:“朝朝……”

屋外,一片乌云飘过,遮挡了阳光,四周阴寒起来。赵韧面无表情,抬手制止了谈德升的通报声,安静地站在了大殿的窗边。

赵旦立在朝朝面前,将手中的黑漆螺钿匣子推给了朝朝。

朝朝疑惑:“这是什么?”

赵旦望着她,泪花隐现 :“过些日子便是你的生辰了。我记得你喜欢篆刻,特意准备了一套上好的银裹金田黄。原本,想在那天送你的。”

朝朝的生辰恰好是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盛开的日子。元宵宫宴时,赵旦曾允诺她,今年会和她一起,微服去花神庙参加花朝节的活动,带着她好好玩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