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4页)

那时候年景不好,天灾不断,官府又横征暴敛,两个人再是勤勉,也不过勉强得以度日。

可再往后,情形越来越差,便连勉强度日都不成,一次兵祸,夫妻两个相互扶持着逃出了家乡故土。

不过世间的变故总是福祸相倚,也正是因此,他们反而在逃难的路上,遇上了当初太-祖爷的义军,为了混口饭吃,就这样一道投进了太-祖账下。

老侯爷力气大又勇武,从军不久,便在赢了旁人,从马前卒升为了十夫长,三月打下一座小城,便又升百夫长。

听着简单,但当时的太-祖声名不显,军伍不壮,就算是百夫长,也连一副齐整的甲胄都凑不全,甚至时不时还要饿着肚子习武练兵。

在这段期间,年轻的袁老太太并没有躲在后头,过太平日子坐享其成。

天下大乱,太-祖账下也有妇孺,她当时便也一路跟着自个的丈夫,在军中干着浣洗烧饭的活计,也领一份钱粮,就近照顾。

老侯爷吃不饱,她便省下自个的口粮,想方设法为丈夫多送一口吃的,夜里得了空闲,还能去老侯爷的坑铺里,帮他洗洗涮涮,缝缝补补。

沙场无眼,受伤之后,还能帮着清洗换药,一次老侯爷中了敌军暗算,高热昏迷,连着好几日未醒,军中大夫都说不成了,是她不离不弃,嚼碎了肉汤一点点的哺到嘴里,就这样生生的从阎王那拉了回来,自个却生生大病一场,肚子的孩子都累滑了。

就这般,几次死里逃生,好容易相互扶持的走到天下太平,一把年纪,得封了侯爵侯夫人。

安定下来,养了几年身子,也几经艰难得了儿女双全,原以为这辈子的苦头,便已经到头了。

但这个时候,曾经老太太却才忽的发觉,并不是,曾经共患难的丈夫,在富贵之后,开始一个个的往回带“丫头”了。

没错,是丫头,老侯爷从来都不纳妾,再是喜欢的,也只是当个通房,若是不安分的,还会干脆养在外头,只将孩子送回来养,再不许亲娘见面,平日里,也是不闻不问,对夫人全然放心。

或许老侯爷觉着,这些,就已经足够表达他对糟糠妻的敬重,对他们几十年情分的不负。

但袁老太太如何会认?

她只是冷眼瞧着,等着老侯爷驾鹤西去,七日回灵才刚过,便硬是堵着一口气,不顾年岁大小,能否自立,全都一人二百两银子,连带着几个碍眼的丫头都一并远远打发了出去,便是还不会走的奶娃娃,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全都送去了边疆苦寒之地。

直到如今,她也从未留心过送出去的,后来都是个什么情形。

总之几十年过去,却是无一人再往回传过消息。

想来,不是是叫人哄骗,死在外头了,也可能苟且偷生,便是想回来,都没了这个本事罢了。

如今齐茂行却说,将这几个再找回来?

那她这名声脸面都不要,拼着这半辈子,将心肝都呕出来,却是为了什么!

老太太只气的浑身都在忍不住的发抖,面色先是发白,接着又隐隐泛青,只瞧着这模样,活像是下一刻就要被气的倒下去。

齐茂行看着,都忍不住的变了面色,转过身去,犹豫着是不是要叫人寻大夫过来。

但袁老太太却并没有倒下,甚至几息功夫之后,她还硬生生的掐着手心重新平静了下来,只是声音还坠的发颤:“够了,你出去,叫你老子进来。”

齐茂行略微沉默一瞬,虽然瞧出了祖母的模样实在是不太对,但是良久之后,却终究还只是双膝跪地,认认真真的对着主位磕了一个头,之后,便也带了苏磬音一道,转身出门。

去的没有一丝迟疑。

在屋里耽搁了这么久,齐侯爷夫妇当然也早已到了五福堂,只是因为袁嬷嬷在外头拦着,一时没有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