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束发(第2/3页)

冉娘巧指如飞,教他如何挽发,阿查子聪慧心巧,跟着走了两遭,便也束的似模似样的。

冉娘说最后从自己发上拔了一支玉兰簪,握着阿查子的手别了进他发里,扶着他的小脑袋,让他看着铜镜,“你瞧瞧,一下便是个小君子了呢。”

阿查子看着昏黄镜面上映出来的自己,那一下便脱了稚嫩变得有些像河畔公子哥一样的人,忽然眼睛全红了……

冉娘不解问他,“怎么了?”

只见阿查子忽然转身扑进她怀里,低低的哭了起来,“我……我若…………我若有娘亲……今日也会替我束发吗……”

冉娘鼻子一酸,拍了拍他后背,柔声道:“会的,会梳的比这个还要好看。”

阿查子良久才缓过来,看向冉娘的眼神里不禁带了些依赖,他跪下叩首,“多谢夫人教我束发,此情阿查子必定铭记终身。”

冉娘依旧是温柔的看着他。

心里说道,是我要谢你,谢你圆了我一个遗憾。

“你若真要谢我,帮我一个忙可好?”冉娘说。

阿查子当仁不让,“夫人尽管吩咐。”

冉娘手放到书页上,将那支香取出递给阿查子,“你明日见到大人,替我将此物交给他。”

阿查子应下,却不知这算什么忙,他又稚气的问了句,“夫人可有话交待?”

冉娘想了想,同他低语二三。

……

常尚书摆的流觞曲水宴,那真叫个酒池肉林,他虽师从宋阁老,但为人浮夸爱炫耀,有几分不起眼的小聪明,照说这般浑水摸鱼之辈如何能当上尚书之位?

却是他有两门神技,一是忠君之心,二是能屈能伸。

若有人说没看出来常尚书有多忠君,那你是不知道常家家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常尚书家三代忠烈,为国捐躯,偏生到他头上是独子,又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父亲气的要将他送入宫中做太监,还是被先帝拦了下来,说之遇从小喜爱礼乐,见识广博,不若来礼部试试。

常尚书死里逃生,自是发愤图强,加之他从小喜好玩乐,什么奇珍瑰宝没见过,歪打误撞,竟让他在礼部出尽了风光。

这二呢,便更有意思了,譬如庆功宴上沈是给了他女儿那等羞辱,换作常人早就不共戴天了,到他这反而成了,“哎呀,不知道沈大人和侯爷还有这一段情分,往日多有得罪啊,今夜老夫开宴,沈大人可不许不来!”

他又勾着沈是的肩,嘿嘿笑道:“若是沈大人能把侯爷一同带过来,那老夫定要重谢沈大人!”

这事行的尴尬,但又绝妙,他若避而不谈,让别人更加笑话。但他若是与侯爷沈是都知交上了,反而叫人摸不清,不好多言。

沈是也知他如意算盘,便故意说道:“尚书好意,但侯爷命下官今日必寻一珍宝,实在难以抽身……”

常尚书势在必行,“沈大人尽管说来,天下珍宝,莫有老夫未尝见的。”

“尚书大人肯帮忙,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沈是说,“侯爷说,他要诗仙李太白饮酒的杯子。”

“……这还真的难倒老夫了。”

沈是叹气,“可不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大人说,我去哪里寻个能盛琥珀光的玉碗来……”

常尚书却猛拍了下手,“有!有了!”

沈是欣喜,“大人可是见过?”

常尚书显然格外兴奋,他终于寻到能显摆自己藏物的时候了,“沈大人可知,西域有一种酒只能在夜里喝?”

“闻所未闻……”

常尚书摸微仰着头,眯着眼睛,像只骄傲的老孔雀,“这还不是最特别的,最特别的是这酒会发光。”

沈是惊奇。

“老夫不才,却恰好有这么一坛,沈大人今夜赴宴便知晓了。”

沈是为难,“可我仍要寻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