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题解

荆轲,战国末刺客,自齐入燕,燕人称之荆卿。好击剑,与市中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交好。燕太子丹曾召见他,待以上宾之礼。后来荆轲答应太子丹要求,决计赴秦劫持秦王。临行,众宾客皆白衣素冠,于易水旁为他饯别。荆轲至秦,事败被杀。详见《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等。姑且不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荆轲应当如何评价,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荆轲无疑是感人至深的。

三国王粲、阮瑀,晋左思等人都写过咏荆轲的《咏史》诗。在以荆轲为对象的咏史诗中,陶渊明这首是比较出色的。它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完整复述荆轲的一生及刺秦经过,而是在把握荆轲那种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易水送别这一最具悲壮感的场面上(这也是《史记》荆轲传记中最精彩之处)。

咏荆轲 诗意图 马援 绘

句解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开首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引出荆轲,概括了荆轲入燕,太子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太子丹结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经过。而且此诗一开始便将荆轲置于燕、秦尖锐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猛的勇士,于是他自然成了处于弱势的燕国希望之所在。故事的背景、人物肩负的重任,都已点明,而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悬念,也同时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报”,报复、报仇。“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荆轲出燕,史书中记其临行前,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于是荆轲怒叱太子,而且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为后来的行事埋下隐患。诗中略去这一情节,而直接写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而慨然出行。这样描写,一方面与上文“善养士”相呼应,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另一方面也使得诗句笔墨集中,结构浑成。一“死”一“出”,何其简练,而“士为知己者死”的一腔豪气也喷之欲出。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素骥”,白马;“广陌”,大道。《史记》写易水饯别:“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是丧服。在诗人笔下,连马也是一身素白,并且白马似乎也通人情,在大道边声声嘶叫,为荆轲送行。马犹如此,送行的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调一下子激昂起来,其慷慨悲凉之情催人泪下。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即所谓“怒发冲冠”;雄猛之气,直冲长飘的冠带。“危冠”,高冠。虽是夸张笔法,却因其情真意足而显得贴切自然。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展开了易水饯别这激昂悲壮的一幕。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以下十句对易水饯别这一场景集中刻画。燕国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英雄齐聚,可见荆轲其人和此次行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