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神之酒曲(第2/4页)

想到周栋,怀良人笑得更是开心。

似乎应该提醒他一句,否则万一不小心输给那个总爱呆在花田里装X的家伙就不好了。

可惜电话没有接通,提示对方不在服务区。

信号这么差?这家伙不在楚都好好呆在,这是又跑到哪里去浪了?

怀良人很是郁闷。

大赛都快要开始了,这家伙也不说打个电话跟自己联络下感情什么的,亏了自己还曾经卖力地推荐他,希望他成为种子选手呢!

……

八月的凤栖山不仅美丽,而且为山区人民带来了满满的收获,还没到收购小麦和水稻的时节,颗粒饱满的圆糯米和辣蓼花就已经成熟了。

这是酿黄酒的最佳季节,如果是在江南,家里的小媳妇和婆婆就要开始忙碌起来,先备下上等的酒曲,才好为当家的酿造一坛坛满是爱意的黄酒啊。

有道是养生靠黄酒,图醉才求白;喝黄酒虽然也会醉,但更多的还是品味酒中味道和承载的文化。

白酒这种蒸馏产物浪费粮食不说,有的干脆它就不用粮食……良莠不齐,口味较黄酒也更为单一,周栋其实是不怎么喜欢的。

而且随着现代健康理念深入人心,酒类消费市场上的黄酒品种也是越来越多,在三千年华夏酒历史上真正占据统治地位的黄酒再次焕发了生机。

这次来凤栖山,周栋是准备先把酒曲搞定,同时也让李秀臣帮忙囤积些新米,等他从香江归来,酿酒这件事就要提上日程了。

李秀臣家中也有酿酒的习惯,一大早就带着周栋下了田,已经成熟的糯稻穗子沉甸甸的,迎风轻轻晃动,仿佛是在迎接周栋这位伯乐。

“我家田里都是最上等的珍珠糯,周老弟你要做酒曲,就得选择一些颗粒饱满的好糯米。

毕竟酒曲直接关系到成酒的品质,可是马虎不得呢。

要不,等明天收了头一茬的糯稻,我帮你选?”

李秀臣知道周栋是九州鼎食的大厨,可要说到酿酒,他总认为周栋还是个雏儿,估计还是得他来帮手。

周栋微微一笑:“不用了老哥,我还是想自己选。

我这次制作酒曲,有个二十斤糯米就够了,倒是辣蓼花不知开的怎么样了?还有马鞭草、荭草,毛草根、大茴香叶什么的,这些我都需要。”

“呵,周老弟是个行家啊?

放心,咱凤栖村的辣蓼花那是一绝。理想的生活节目组走的时候,黄老师还跟我预定了不少呢,说是让我给寄去京都。

至于其它的配料,家里就有,我跟周老弟一个爱好,就喜欢自己酿点酒来着。”

“那成,我明天就得去香江了,还得拜托老哥帮我收些糯米和上好的稻米、玉米和小麦。

量要的不少,回头我写给您,等我从香江回来,咱们一并算钱。

我这是公家事,钱也不是我出,老哥你不用客气的。”

“那成吧,就听周弟的。”

李秀臣本来想客气几句,听周栋这么说,也就不说什么了,正想着帮周栋挑选做酒曲的稻穗,却见周栋已走进田中,一面走,一面用手轻拂稻穗……

“挑糯稻是这么挑的吗,周老弟这是做什么?”

李秀臣看得一阵奇怪。

无论黄酒白酒,所用原料固然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酒曲。

酒曲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酒的品质和口感。

对口感丰富、可以添加各种辅料的黄酒来说,酒曲就更为重要。

制酒曲,手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用来制曲的糯米或稻米。

凤栖村产的圆粒糯米饱满丰泽,是最好的制曲原料,可在选择的时候,就更加要谨守‘一慢二看三选水’的原则。

所谓一慢,是指脱粒时要用手工,而且要小心脱粒,不可以伤到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