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人间至味是梅盐(第3/4页)

好文采啊,就是太哀伤了些。

茶棚就是改变人啊。

阿茹半年前来到这里当实习生的时候,还是个虾子般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呢,跟人聊着聊着就会兴奋的小脸通红跟个大苹果一样,这不是说深沉就深沉了?

周栋估计再这样呆上半年阿茹都能成当代诗人,到时候可以改个名字,叫顾茹,写首诗,可以叫‘两代人’。

何爷爷不是说过么,茶棚人与外界的隔阂不是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分歧和互不相容,更像是两代人的代沟那样,如水火冰炭般无法沟通。

这是多么富有哲人灵光的高谈妙论啊,谁能想到这话竟是出自一个老疯子之口?

“咦,是栋哥儿啊,你来啦?你不是病情得到控制出院了么?听医生说你还上了青翔技工学校呢,怎么想起‘回家’来了?”

阿茹认识周栋没多久周栋就出院了,可这丫头自来熟,一口一个栋哥儿叫得别提多亲切了。

她这种完全有悖时代的称号让周栋非常担心,总感觉这丫头也精神分裂了,经常幻想自己是那个天天扛着锄头葬花的林黛玉。

好在阿茹性格活泼,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

“来看看何大爷,他老人家现在还好么?”

周栋笑得很阳光,说来奇怪地紧,他在‘外面’最不爱交际,说话多半都是冷冰冰的,反倒是来到了这里,就跟回到家一样,处处都显真性情。

“好啥啊,正闹腾着呢。你快去看看他吧,正在房间里搞绝食,说食堂新来的厨师不好,总想着要毒死他!”

“这是病情又加重了啊?”

周栋闻言有些担心:“行了,你忙你的,我去看看何大爷。这老爷子就是爱挑嘴,恐怕又是冤枉人家新来的厨师了。”

“说冤枉么,那也不见得……哎呀不说了,回头被主任听到又该骂我了。那栋哥儿你就自己去吧,反正这里你熟。”

楚都的天气已如初夏般炎热,住院楼里虽然是开着中央空调,这一路走下来也让周栋微微冒汗。

走到三零八病房门前,周栋就是一皱眉。

这还没开门呢,就感到有阵阵热风从门缝里透出来,尤其还伴随着一股子汗酸脚丫子臭的古怪味道,这老爷子,肯定是又折腾开了,可真不让人省心啊。

就听门内还吟唱呢‘人间至味是梅盐,原来面目方是真,八角就是臣中霸、花椒蒜头也欺君!’

这老头儿真是越来越疯了,大夏天的关门关空调也不怕热,还作诗?

周栋听得连连摇头,一把推开病房的门,捏着鼻子冲了进去,看都不看那个盘膝坐在飘窗上的老疯子,第一时间就是开窗户开空调开排风,然后迅速冲出门外,捂着鼻子等待。

“栋哥儿啊,这么一点点暑热都承受不住么?看来你的心还是不够静啊,得修心!

否则以你这般心态,又怎么能够在厨艺上更进一步呢?”

何必问老爷子背对周栋,盘腿坐在飘窗上,一头长发飘扬,病号服猎猎飞舞,颇有出尘之姿,就是声音难听了些,闷嘎沙哑,就像个患了风寒的男中音歌唱家。

面前摆放着一碗面,看样子就没动几筷子,以周栋这些天吃遍各菜系面点的经验,一眼就看出这是鲁菜系中的福山大面。

福山大面的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条形均匀,醇香润滑,韧而柔软,卤汁味美。

又分为实心、空心、龙须三种。面卤分为大卤、温卤、炸酱、三鲜、清汤等十几个品种,何必问面前这碗是扁条面,是配的炸酱。

周栋不觉皱眉,他这些天吃得是五星级,应对的都是特二级白案大师傅,就这样都能挑出不少毛病来,更别说茶棚食堂的师傅了。

这也叫酱?黑呼呼的一沱不说,完全没有炸酱应有的油亮感觉,还有那面,居然是超市里出售的那种扁条挂面!要不是卤汁的味道还算有几分意思,估计周栋都认不出这是福山大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