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归乡(第2/3页)

一路过去平静无波,连青江上面都没有多少涟漪,让苏凤章松了口气的同时,甚至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下船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依稀还能记起那一日的血光四溅,还有那种双臂用力过度到酸疼的感觉。

因为行礼不少,苏凤章不得不在码头雇了一个挑夫,不是他不乐意雇佣马车牛车,而是前者得去车行才有,或者是大户人家,一般雇用不到,后者就更少了。

相比起来码头上挑夫却是到处都是,而且都是附近村子知根知底的本地人。

苏凤章临走前在青州府买了不少吃的用的,放满了整整两个箩筐,但请来的这位刘姓挑夫走起路来稳稳当当,甚至还说:“苏秀才,你要不要把背上的包袱也放进来,不碍事儿的。”

苏凤章看着那放得满满当当的两筐,连忙说道:“这个不重,我自己背着就行了。”

不然他总有压榨劳动力的感觉:“刘大哥,你累不累,若是累的话咱们可以走一回儿歇一会儿,不用急着赶路。”

刘姓挑夫嘿嘿一笑,扯着嗓门说道:“这哪儿会累,两个箩筐都轻飘飘的,往年交公粮的时候箩筐比这个大多了,我挑着能一路走十几里地,都不带歇气儿的。”

苏凤章看了看他露在外面的腱子肉,表示了自己的羡慕:“我力气也不小,但挑着担子就是不稳当。”

刘大哥就笑了:“这怎么能比,你是读书人,我就是种地干活的料。”

两人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一直快到村口了,刘大哥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秀才公,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儿?”

苏凤章有些意外,但还是问道:“你说说看?”

刘大哥又是笑了一声,才说:“我家四小子前几日刚刚落地,这不是还没起名字,就想着秀才公能帮忙起个名儿,也能沾沾您身上的福气。”

苏凤章还以为是什么麻烦事儿呢,听见这话倒是乐了:“这有什么难的,如今正是季秋,这孩子又是家中排行第四,不如就叫刘季显,希望他以后能够声名显达。”

刘大哥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觉得这名字好,比他随口起的什么老大老二好多了。

苏凤章还说道:“伯仲叔季,若是刘大哥有心的话,上头的几个儿子也能照着这个改名。”

“好好好,我回去就改,这名字一听就有文气,像个读书人,以后有钱了我也送儿子去读书,不求能考中秀才,能识字就是好的。”

起名一事对苏凤章而言不过是随口之举,却不知道许多年后,有一个名叫刘季显农家书生从湖山县出发,最终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二哥!”这声音的欢喜怎么都掩不住,苏凤章往村里头一看,只见苏兰章就像是踩着风火轮似的朝着这边跑过来。

苏凤章一把接住小炮弹,就这力道不是他力气大的话真得被掀翻了。

苏兰章大约经常在外头玩耍,脸上晒黑了许多,这会儿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二哥,你可算回来了,我好想你啊。”

“你瞧着可不像是想我的样子,这些日子没少在外头疯跑吧。”

苏兰章嘿嘿一笑,伸手要帮他背包袱,口中喊道:“就是太想你我才出来跑,跑快了就不会那么想了,不只是我想,娘和妹妹也想,姨娘也想,魏娘子和枣儿也想你。”

“凤儿!”听见动静的苏赵氏走出门,看见儿子的那一刻眼泪都落了下来。

她三俩步上前,看着他连声说道:“怎么瘦成这幅模样了,也黑了,这是吃了多少苦头。”

苏凤章见势不妙,连忙说道:“娘,我中秀才了,还是头名,你高兴不?”

苏赵氏的眼泪都准备好了,听见这话又是一惊,下意识的被带着走:“院试头名?!”

“是啊,你儿子这次争气不。”苏凤章笑盈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