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7页)

窝头满脑子的小问号,心说你们还记得我是编外学生吗?

考虑到这段时日里,书院上下都对自己相当照顾,就连最初刘侾闹腾得最厉害时,书院方面也是劝他态度放缓一些,就是以规劝为主,并且想过要赶他出去。

如此这般,窝头捏着鼻子认了。

再之后,他便领着刘二老爷参观了书院各处对外开放的地方,又因为这才开学第一天,多半课堂都是让学生们自习的,这么一圈下来,他可算是在书院里打响了名气。

刘二老爷是个翰林官,放在那些顶尖勋贵眼中,那就是什么都不是了。可放在这些准备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学生们眼中,却是顶顶了不起的。

翰林院是只收进士的,同进士想要入内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进士好了,头榜三名那是笃笃定可以入翰林院的,除非还有更好的去处。但除此之外,却都是需要参加考试的,考评优秀者,方可进入翰林院。

这还不算,便是进入了翰林院,多数翰林都会在三年期满后离开翰林院,便是那散馆考核。只有其中最优秀的,才能继续留下来。

如此种种,再结合刘二老爷的年岁,简直就像是在他脑门上戳了“优秀”这两个字!

如果说,众学生看向刘二老爷的目光是带有崇拜的,那么看向窝头的目光却是充满了羡慕嫉妒的。这跟刘侾还不同,人人都知道刘侾是个不学无术之人,便是出身好又如何?他本人不上进,就圣上那性子,断然不可能让一个纨绔子弟当官害人的。

跟刘侾这个几乎被绝了仕途的人比起来,显然窝头这个少年举人更惹眼。

而如今,窝头他奶不知道做了些什么事儿,竟是惹得永平王府的兄弟二人认了她为干娘。连带着,窝头都跟永平王府攀上了亲……

窝头看出了那些学生的心思,毕竟在青云书院里念书的学生多半都年岁不大,又没经历过什么事儿,心思单纯是很常见的。

但是吧,他就不明白了,跟老刘家攀上亲戚是件好事儿吗?天知道在他们乡下老家里,刘家等于是蠢货。

当然,窝头如今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奶始终看魏阿荠一家不顺眼了,他以前觉得是姑奶奶惹了他奶不高兴,却是到如今才知道,全是因为姑奶奶嫁的是老刘家。

这大概就是被蠢到了吧?

带着刘二老爷绕了一圈后,窝头是很想把人送走的,他实在不明白,哪怕青云书院的庭院深深,风景确实还是蛮不错的,但也不至于让人流连忘返吧?尤其这位还是勋贵出身的,咋就这么没见识呢?

还是说,翰林院当真清闲得要命?

窝头一面认命的领着刘二老爷逛书院,一面在心里拿出小本本记黑账。

谁知,刘二老爷忽的开了口,且一开口就差点儿把他吓死:“我们两家如今已是亲戚了,听闻你同侾哥儿也是朋友?你这样好了,你喊我一声义父吧。”

窝头:……

呸!

“认父母不是小事儿,还请等学生回到家中,禀明了父母长辈后,再给答复。”

刘二老爷不解的问道:“你不知晓我已认了你奶为干娘?”

“我知晓。”全南陵郡都知道了!!

“那不就得了?你奶如今是我娘了,你喊我一声义父又有何使不得?”

窝头冲他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二伯好。”

刘二老爷:……

对哦,原来是这么算亲戚关系的吗?虽说窝头他爹是长子,但肯定不如永平郡王年长的。因此,重新排序的话,便是永平郡王刘谏为首,刘二老爷刘诰为次,再往下则是魏大牛和魏二牛了。

所以这一声“二伯”,还真就没错。

刘二老爷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觉得吧,难怪他娘会喜欢这个小子,瞧瞧多聪明啊!

窝头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也终于明白了,为啥他奶会对猪妹那么纵容了,原来是从猪妹的身上看到了上辈子儿子的身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