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第4/7页)

而在这期间,南陵郡又有人借机搞事。

很简单嘛,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也是会有仇人的,以往相安无事当然没法子搞事,可眼下机会送到了眼前,当然就有人耐不住了。

就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像这样大规模的购买粮食,随后还要从南方运送到北方,如此长距离的运输,又恰逢初冬,到了北方只怕都已经是隆冬时节了。等于说,实实在在的将消息漏了出去。

而偏生,今年还是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职的年份,如果什么都不做,济康郡的蒋郡守是绝对会回到南陵郡的,到时候轻而易举就将他俘获了。反过来说,一旦将重点放在了赈灾一事之上,蒋郡守怎么办?但凡有丁点儿消息传出来,他还能不跑路?

那些人的逻辑是,必须让蒋郡守人头落地以儆效尤。

至于赈灾一事,完全可以缓缓嘛,眼下南方都已经是深秋时节了,北方都入冬了,这个时候运送粮食太艰难了。可以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以后,再将粮食一一运送到北方。正好,趁这个机会将蒋郡守逮住,判处斩立决。

杀鸡儆猴,蒋郡守就是那只被杀的鸡!

这个逻辑乍一听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毕竟对待此等遇到灾荒还隐瞒不报,导致当地百姓被饿死,滋生大量流民,后续等等情况都严重到必须由朝廷付出极大代价来为其收尾……

说真的,判处斩立决是必须的,谁都没办法为蒋郡守说情。

还有一点就是,当官的其实是经不起查的,至少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一旦深入细查,极少是能保持住清白的。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蒋郡守在事发第一时间什么事儿都不做,非要选择隐瞒不报呢?还能不是他自觉自己不干净,生怕上报后,朝廷派遣了钦差大臣下来调查,灾情兴许能调查清楚,自己暗中干的那些事儿只怕也瞒不过了。

所以,蒋郡守是必死无疑的,以儆效尤完全没错。

可仔细一琢磨,这个逻辑它是死的啊!!

就为了搞死蒋郡守,故意拖延赈灾时间,本来最快能赶在腊月里将粮食送到的,非要拖到来春天气转暖之后才出发,那岂不是直接拖过春耕了?

都他娘的把春耕拖过去了,那秋收咋办?北方地界不是南方,晚了一两个月播种,这一年就凉了。到时候,要么全郡境内的所有百姓都喝西北风,要么朝廷继续调拨粮食,还必须是一整年的口粮。

再说了,原本腊月就能送到的粮食,非要拖到来年开春再送,送到都四五月份了,迟了的这小半年,得死多少人啊!

因为要抓到蒋郡守杀鸡儆猴,所以就要让几万十几万的百姓一起陪葬?

最初听到这个议案时,永平郡王差点儿没口吐芬芳。

他只庆幸他老娘已经没了,或者说没了不算还没能听到这话,不然搞不好老太太能当场诈尸,将始作俑者骂个狗血淋头,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脑子呢?

就问问你的脑子呢?

蒋郡守啥时候都可以死,退一步说,就算他这次真的侥幸逃脱了,然后呢?朝廷必然会发布通缉令的,还有就是蒋氏一族。

很多逃犯是能够避开朝廷耳目的,但他们不一定能避开亲人。作为同族人,乃至蒋郡守的亲爹并其他家里人,这会儿都恨不得亲手掐死他。

在这种情况下,蒋郡守凉只是个时间问题,总不能因为恨不得某个人早死,所以拽上无数百姓陪葬吧?

然而,永平郡王没发作,倒不是他涵养好,而是皇上龙颜大怒,当场将妄图颠覆朝廷的臣子一削到底,并在盛怒之下,罚他全家三代不得入朝为官。

永平郡王:……我舒服了。

回府之后,他就将此事告知了王妃蒋氏。

蒋氏差点儿一口气没接上来,反正就是眼前一黑,得亏身边的丫鬟稳住了,及时托了她一把,这才没造成扑街的惨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