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第2/4页)

那是肯定的,因为老魏家明面上买的肉并不算多,绝对不够他们家敞开了吃的。

而私底下……

年关到了,不得跟俩儿子要点儿肉吃?杨冬燕也没天天要,差不多隔半拉月要半扇猪肉,当然猪油也要了,还有去年没想到的用于防手开裂的脂膏。

这些东西价值都不高,再说也不是很难办到的东西,就连那个猪油……

一开始是没想到,后来见杨冬燕又是要花生油又是要芝麻油的,他们就想到了,这玩意儿根本没必要自家买猪来杀再熬出猪油来,完全可以出去买啊!也可以让庄子上杀猪熬油装到罐子里再送到王府里。

说白了,在国都南陵郡,就没有拿钱买不到的东西。

只不过……

人家堂堂一个王府,给祖宗上供的供品就千奇百怪的,档次还特别低。

什么擦屁股的草纸啊,防裂的脂膏啊,猪肉猪油啊,干辣椒啊……

一次两次倒还罢了,这次数一多,时间一长,事情压根就瞒不住。

据说,永平王府那位已故的老太君在地底下托梦,让儿子给供这个供那个。又说,原来阴曹地府啥都缺,这日子过得苦哟!

就有刘氏族人想起去年大年夜里,永平郡王说他娘死后变了好多,联系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有族中老人借着拜年之际,告诉刘家兄弟。

他说啊,老太太其实也没变,她本来就是那样的,大概是到了阴曹地府以后,恢复本性了。

刘家兄弟:…………

仔细想想,人都死了确实没必要再装了。

行叭,只要老太太高兴就好。

……

杨冬燕是挺高兴的,她正忙着干大事呢!

先把大牛二牛给安排了,砍柴囤炭是最基本的,这冬不需要修缮房屋了,但真要找活儿还不容易?

然后将来年的工作计划公布了,房子都已经盖好了,所以接下来可以稳定一些,一年出门两趟。

春耕之后走,秋收之前回。

再就是秋收以后走,冬天来临前回。

也不用每次回家都发财,挣几个小钱也无妨。杨冬燕给大牛二牛的要求是,第一平安归来,第二尽可能的多往外走走。她坚定的认为,男儿就该多出去闯闯,就算没能闯出个名堂来,也好过于一辈子窝在这乡下地头。

“你们怕啥呢?长成你俩这样的,多安全呢!大着胆子往外闯,横竖身上带着钱,出去玩一圈多好呢!”

“家里的事儿不用你俩操心,安安心心的出门去,说不准以后咱们家还要往城里搬呢。”

前头那些话倒是无所谓,可最后一句,却是吓懵了家里其他人。

别说大牛二牛了,连家中的智商担当方氏都傻眼了。

“为啥啊?为啥咱们家还要搬家啊?这里不是挺好的吗?再说咱们家还盖了那么好的青砖瓦房,搬家?我舍不得。”

杨冬燕无比嫌弃的看了方氏一眼,心说就这种房子,搁在上辈子,她府上的粗使婆子都不稀罕住。

不过,杨冬燕也明白,对于很多人来说,搬家是天大的事情,毕竟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如果上辈子不是因为战乱,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她是绝对不可能背井离乡,去搏那一线生机的。

故土难离,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儿。

“我是说以后!又不是让你们明个儿就搬。以后的事儿说不准的,万一窝头出息了,去城里当官了,住那种前后好几进的大宅院,你们也不跟着去?”

大牛等人尚未言语,窝头就“嗖”的一下冲了过来:“去去!要去!”

杨冬燕顿时笑开了花,心说你自投罗网就别怪奶奶心狠了。

“窝头啊,乖孙哟,等年后开春了,咱们去私塾念书好不好?念书可好了,又能学认字,还能学写字,以后看得懂书,也算得了账,更能写文章走科举,金榜题名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