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第2/3页)

新年新气象,即便是再穷的人家,那也是盼着来年能更好的。

要是家里有余粮,咸肉挂满梁,厚被褥棉衣棉裤等等都齐全的话,放在乡下地头,却是了不得的好日子了。

而这一切,以前的老魏家几乎都没有,眼下却是全都有了。

连杨冬燕都没想到,她只是为了让钱过个明路,才扯出的大牛二牛出门遇贵人的借口,却成了村里其他人家最期待的事儿。

春耕肯定不能松懈,但完全可以春耕结束后,让自家小子们出门碰碰运气,万一碰上了贵人呢?那不就是第二个魏家哥俩?

在这样的气氛中,杨冬燕迎来了她借尸还魂后的头一个年关。

他们这一带的习惯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元宵则代表出了年关。

腊八节,杨冬燕还是很熟悉的,当她还是王府老太君时,都会在这一天让下人提前炖煮大量的腊八粥,然后去南陵郡的外城施粥。

不止永平王府,南陵郡其他的高门大户都会在这一天施粥,还会暗中比较一番,看谁家用的料好,粥更稠等等。

以前,杨冬燕只是上下嘴皮子一拨弄,实际上是什么活儿都不做的。可今个儿却是亲自上阵,熬了一锅喷香的腊八粥。

材料肯定没有上辈子王府那般精细的,甚至就不说给主子吃的了,只怕是连下人吃的都不如。

不过魏家人倒是吃得很高兴。

“咱以前可没想过还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还是要感谢娘上辈子的儿啊!”

“那可不,咱大伯子老嫂子都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啊!”

杨冬燕就很高兴,过节啊,当然要说点儿高兴的话,以前她跟前就没少过捧场子的人,说得比方氏和小杨氏好听多了,甚至高级多了,好多话呀,她就压根没听懂。

相较而言,方氏和小杨氏这些话土是土了点儿,可架不住真诚呢!比那一长串听不懂的酸文,那是顺耳太多了。

“继续说啊!再接着往下说啊!”

方氏和小杨氏无语的对视了一眼,哪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别人夸她了,她不说自谦两句,倒是希望大家继续夸,接着往下夸……

也行吧,谁让这位是祖宗呢!

小杨氏讨好的冲着杨冬燕笑了笑:“要我说,还是娘教的好,不然那么多人呢,咋就没听说其他人能捞到上辈子儿子们的孝敬?还不是娘最能耐?”

“那倒是,说来说去还是娘最厉害了!”

听着俩儿媳妇卖力的夸奖,杨冬燕笑开了怀。

可大牛二牛却不是很高兴。

明明这是他俩的娘,当儿子的没能耐让亲娘过上好日子,还得让亲娘上辈子的儿子来养,一养还是一大家子,就算对方不在意,他们心里也十分过意不去。

就算杨冬燕一直说,那俩出钱你俩出力,可两个傻子啊,心里还是很难受。

娘有别的儿子了,光看这供的东西,就知道娘上辈子的儿子很出息,再看看自己……

大过节的,大牛二牛喝着香甜的腊八粥,却是味同嚼蜡,满脑子都是挣钱养家让亲娘过上好日子。

可话说回来,咋样才能挣上钱呢?

这个问题就问得很好,杨冬燕也不知道。

老王爷战功赫赫,那些年不知道得了先帝多少赏赐。当然,他本身的俸禄也不少,别看如今天下太平,文官的地位渐渐起来了。可要知道,在那些年九州大地狼烟四起之时,武将才是最吃香的,地位远超文官。

永平王府啊,就不差钱!

当然,作为一个王府,毕竟不是那等需要大笔流动资金的商贾之家,多数还是各种产业,而非实打实的现钱。

确切的说,杨冬燕并不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挣钱,只是她知道的法子,眼下一个也用不上。

像置办临街商铺,或是派下人管理,或是干脆赁出去吃租子。再譬如置办田产,尤其是南边上等的好田,一年能收两回粮,一置办就是一整个庄子,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肥田。除了种粮食,还能养家禽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