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14页)

院外风声如涛,漆黑的夜空闪烁着星星点点的星光,那片竹林在几天之前就被砍掉了,赵少忠将那些长势正茂的燕竹砍倒后卖给了村里的一个篾匠,她对于主人日益加剧的奇异的举动越来越感到困惑不解。

翠婶轻轻走到了赵少忠的身后,她的脚踢到了地上的一只空瓶,在一阵清晰的声响中,她看见赵少忠的身体向空中蹿动了一下,迅速地回过头来。

“是我。”翠婶笑了一下。

“天气越来越冷了。”赵少忠怔怔地说,“北风从门里灌进来……”

“你将这扇门钉死了,日后去后街买菜就要多转不少路。”翠婶说。

“这扇门斜对着钱老板的那爿花圈铺。”赵少忠叹了一口气,“院子里不时飘进来一股死人的气味。”

“这扇门几十年来一直开着……”

“门外每天都有披麻戴孝的人走过。”赵少忠说。

“今天早上,我发现廊下盖在糠箩上的那块麻布不见了。”过了一会儿,翠婶又说。

“你整天都在唠叨着它,我将它塞进炉子里烧掉了。”

“这段日子,村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那两个瞎子。”翠婶说。

“事情没准真的就是瞎子所说的那个样子。”

“可我总觉得村里有人……”

“谁?”

翠婶没有再说什么。赵少忠惊骇的神情使翠婶隐约地探视到了他深邃的内心。在赵家大院她永远只是一个局外人,她感到赵少忠心中潜藏着无尽的心事。在罩灯模糊的光亮中,他苍白的枯发在风中飘拂着,他灰暗的脸颊上衰老的痕迹使他看上去已经完全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第二天一大早,翠婶看见哑巴拎着一桶土秸泥,将那扇通往后街的木栅栏门堵得严严实实。

4

走在阳光下,赵龙觉得一切都虚恍如梦。晒场上空空荡荡的,四周的树篱下依旧残留着没有融化的积雪。他的目光不敢在那里过多停留,那两个瞎子似乎一直在晒场上晃来晃去。

他在子午镇上生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什么人关注到他的存在,此刻,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他背后偷偷地打量着他。尽管住在墨河岸边的那个郎中在为他仔细地搭完脉后告诉他:他的身体看不出任何病兆,看上去可以足足活到一百岁。但是,郎中的话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安慰,在镇子上空流过的各种风言之中,他感到自己的日子也许真的快要到头了。

他懒洋洋地走到墨河岸边,河面上漂浮着咔咔作响的冰块,汩汩流淌的水流漫过河坎下雪白的芦梢,漫过一片又一片枯荷,漫过他模糊不清的记忆。他沿着河堤慢慢朝村西走,他眺望着蜿蜒曲折的河道在远处和天空交接处飞翔的水鸟,感到了一种软绵绵的寂静。

三老倌的那些散布在河沿的店铺中飘来一股股潮湿的锯末的气息,他看见河流拐弯处的码头边,几个帮工正在阳光下将船上的棉纱一捆捆地卸下来。前些天,他从屋外回到家中,看见前院原先空着的一间间厢房中堆满了棉纱。

“你从哪里弄来了这些东西?”翠婶说。

父亲的眉头皱了一下:“晌午的时候,三老倌让人运来的。”

“他家的棉纱堆到这里来干嘛?”

“他的那些店铺装不了。”

“这些厢房是养蚕用的,明年春天……”

“到时候再说吧。”父亲说。

现在,三老倌正坐在染布坊门前的栅栏围子边上晒太阳,他吸着水烟,看着码头上一个用棒槌浣纱的女人发愣。那些停泊在岸边的船只的帆篷被风吹得呼啦啦地响。他的眼前又一次呈现出那个寂静的黄昏,那条装载着蚕茧的大船在宽阔的河面上越走越远……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在闪电中显露的灰蒙蒙的天空。那个女人在马灯的光亮中赤裸的身体使他想起了柳柳躺在苇丛中的样子,以前,他常常在柳柳的脸上看到她的影子,甚至,当他聆听着那两枚鸡血色的手镯发出的声音,就能一下子看到她。现在,那个女人的形容像是一堵被刷上了石灰的墙壁,又像是水面上散开的涟漪,一切都消失在寒冷的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