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什么叫知青下乡呀?”姜小满突然奶声奶气的问了一句。

姜星低下头去,就看见她已经乖乖自己搬好小椅子,双手托腮等着讲故事。

“你别说话!”姜星立即用手捂住她的嘴巴,姜小满只好点点头。

唐老师继续讲起那些遥远的故事。

太久了,他都快有点忘了。

那会儿知青下乡,他只比姜星小一些,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在村里没什么事情,除了干活就是惹事,一天天尽折腾。

后来,唐老师遇见了一个下乡改造的老人。

老人是个读书人,知识分子,斯斯文文的。

只不过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不好过,特别是像他年纪那么大的知识分子。别的知青还有老乡帮忙盖房子住,像他这种知识分子,就只能住牛棚了。

老人过得挺惨,不过还挺知足,也挺乐观。他那牛棚里不少书,都当宝贝一样供着,唐老师那时候实在太闲了,闲着没事就喜欢找他聊天说话。

“……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唐老师说:“后来我就收心了,还考了个教师证,在这里当老师。有句老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不管多大,多少岁数,永远都来得及,最好的时机都在当下。”

姜星呆住了。

他没想到,看上去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唐老师会有这样的经历。毕竟他看上去,可一点都不像是个混子。

姜星的眼眶有些热起来,一个大老爷们很是感慨,一时间之间竟默默无言,不知道说什么了。

倒是姜小满眨巴眨巴眼睛,小手拖着腮问:“所以唐老师也是像老师的老师一样,教我妈妈的吗?”

老师的老师,说的就是那位住在牛棚里的老人。

唐老师哈哈笑道:“不是,姜月那个孩子,全是自己的造化。聪明,又机灵。心气高,肯苦干,很不错。”

本来姜月去偷听的时候,校长是要把她赶走的,不过唐老师开口让她留下来。

这个学校一开始只有唐老师一个人,压根招不到别的老师,后来才慢慢慢慢发展起来,校长也很尊敬他,给了个面子。

睁只眼闭只眼让姜月偷听了许久,拖到姜家把学费给交上,姜月才进了教室。

姜小满道:“唐老师真是个好人。”

“是个普通人罢了。”唐老师叹口气,摘下老花镜擦擦,随口问:“姜星以后有什么打算啊?”

“啊……我……”姜星也变得正经了些,严肃道:“我打算去城里闯一闯。这里的车队还开着,招个人来打理,不需要我管了。”

姜星这么一说,姜小满才记起自己的正事来,很兴奋道:“唐老师,我要去城里上幼儿园啦。”

说完,她自己又变得很失落。

“这样我就见不到唐老师了,我、我不想走了……”小嘴一瘪,想哭。

之前不觉得,现在一想想,可能要见不到很多熟悉的人,她就会很难过。

小孩子的心情一会儿一个样,之前还天天期盼着,这会儿又说不走了。

“这是好事啊小满。”唐老师说:“这里很多的孩子想上学都没有机会,但小满可以,还能去更好的地方。你的姥姥,你的舅舅喜欢你,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你要是不去,不是辜负了他们的心意吗?”

“可是我……舍不得唐老师。”

“舍不得,在心里多想想就是了。”

“诶?还可以这样吗?”

“为什么不可以?”

姜小满认真的想了想,觉得好像……好像也没毛病哦。多想想,多想想。

“那我以后每天都会想你的!”姜小满握着拳头说。

唐老师没再说什么,只是笑。

唠嗑一阵后,姜星见天色不晚,抱起姜小满跟唐老师告辞。

姜小满实在太难过了,她一边走一边哭,没想到告别是一件这么难过的事情,心里很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