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争执(第2/3页)

就像在湖人时的科比、纳什一样,玄冥二老有李良拉空间,简直如鱼得水。

三就是以格里芬为核心的低位单打体系。

这个体系相对简单,在李良来之前,里弗斯将这作为第二选择。

李良来了以后,里弗斯将其作为保罗·李良体系的一个补充。

格里芬在低位的能力,支撑不起一个强队的进攻战术体系,但作为补充是绰绰有余了。

应该说,里弗斯的这一套设计还是很规整的,球队的战术训练也按照这个次序来。

李良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规规矩矩的按照教练指示参加战术合练。

这让里弗斯松了口气,觉得李良作为球员还是非常职业的。

李良和保罗、格里芬、小乔丹还有卡隆·巴特勒,作为预定的首发,开始进行基本的战术套路练习。

练着练着,里弗斯就发现,人和人脑子的差别真的有点大。

巴特勒作为配角和自由人角色,加上是老将,表现的中规中矩。

格里芬反应略迟钝,每个战术跑位,教练要提醒两次才能到位。

但总体来说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小乔丹就不行了,开始两个套路打得还行,后面套路一多,开始陷入懵圈状态。

比如中路挡拆配合,理论上主要有四种变化,这四种变化小乔丹练下来还是能接受的。

可是除了这四种变化外,还能衍生出六到七种其他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在一次进攻不成的情况下,重新进行组织的战术调整。

对于这些,小乔丹就云里雾里了,经常站在三秒区附近不知道该干嘛。

这时候,克里斯·保罗就会大声提醒小乔丹,应该怎么走。

可问题是,李良也会指导小乔丹,偏偏他指导的方向,和保罗的不一样!

比如双方演练一个中路配合中,最简单的挡拆。

1号位的保罗在右路,传球给左翼的巴特勒。

巴特勒接球后从左路直接持球突破杀篮下,三秒区两侧的格里芬和小乔丹,一个往左侧底角去给巴特勒拉开空间,一个顺下到内线,准备抢前场篮板或者接球直接攻。

巴特勒可以选择自己攻,也可以选择传球给小乔丹或者格里芬。

可如果巴特勒进攻或者传球都受阻,那他多半会回球给外线的保罗。

此时,保罗就要求小乔丹移出来给自己做挡拆。

可是,在右侧底角埋伏做拉开吸引的李良,却认为小乔丹应该转移到左侧去,把右翼空出来,李良可以拉开空间进行一对一的进攻。

保罗则认为,小乔丹还是应该拉出来做挡拆,然后李良选择空切篮下。

这样,保罗可以持球在手,选择自己攻还是分球给空切的李良攻。

“这也是一种进攻的方法,但我认为这并不利于球队战术的攻击性。这样的打法攻击性不足,我们已经失去了一次配合得分的机会,时间会更少,我们需要更加简洁有效的得分方式来攻破对手的防线,你能明白吗?”

“这样的打法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最稳妥,也最能发挥球员能力和功效的打法,这是一种团队的打法。”

李良和保罗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

不过两人的争执停留在战术层面,而且言语也不激烈。

里弗斯心中微微有些担心,看样子这两人还真的要一争高下。

随后,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多。

保罗希望自己作为球队战术的绝对掌控者和发起点,并且他偏向于执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战术变化。

李良则不同,他认为一旦战术失灵,应该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把球送进篮筐里。

不管是一对一单吃,还是两三人灵机一动的小配合,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但凡是优秀的球员都会有自己固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