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4页)

唐五明白了,无一丝浪荡不羁磕下头去:“臣一定不负圣意。”

皇上这才拿到手书几日,就怀疑上杨家,他大胆猜测康嫔亦或是太后与杨家有牵连。岳父说过,太后能逃过老国公的暗杀,是因有人搭救。杨家?

咝……等等,太后的那个女儿不就是嫁到了北边?

“杨嵊没见过你,但杨家的几个小辈都认识你,”皇帝将此重任交给唐五,也是因他混迹街头,三教九流都沾,心思活络应变极强。单看那条被填的密道,就知杨家那堵墙不好戳洞。

更叫他担心的是,自奉安老国公被先帝从鹰门山召回,西北军就一直由杨嵊领着。如今的西北军不知变成了什么样?

“你自己要小心。”

“皇上放心,臣自有对策,”唐五心绪归于平静,开始打起了算盘:“臣现在就怕一不小心劲儿用大了,顶了齐国大将军的位。”貌似开玩笑,但其中也有三分真。

“口气倒不小,”皇帝转身说道:“不用试探,你若真有那能耐,朕就允你大将军之位。”

唐逸清十四岁就敢跑到状元楼,拉着掌柜自荐,第一次见他就豪言能帮他逼得镇国公上交南漠兵权。

他信唐逸清有统领西北军的本事。而唐逸清心里头重情,他用着也放心。

要的就是这个意,不然也忒没劲儿了。唐五立时叩首:“臣先谢恩。”

自大靖建国以来,旁的兵权基本不外落,只鹰门山西北军是个例外。因为北斐和辽狄人长得魁梧又好战,骑射极厉害,每年一入冬就会南下抢掠,所以西北军不回撤。

老头这半年多没少给他洗脑子,说西北军不是杨家军。若非他遭了秧,奉安国公府又被太后拖下水,后起来的勇毅侯也伤了腿,西北军早该换人领了。

大哥也常常在旁鼓动,他这心本就大,早痒了,哪个兵丁不想做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