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5页)

王奶奶:“这可不得了了,一件大人的棉衣得2斤棉花,半大小子也要一斤半,一一闺女,你得买不少。”

林依依算了算,肖家四个长辈、加上自己、林五弟、想到最近很乖的林家三个弟弟,一共9个人17斤棉花,加上家里的被子来个六斤的:“我要23斤棉花。”

王哥:“成,还是今年最新的棉花,23斤棉花115块钱,毛衣票要几张?”

林依依:“2张。”

王哥:“毛衣票我算你2块钱一张,2张是4块钱,加上115块棉花,加上菜钱20,一共139块。”

王奶奶看着肉疼:“一一闺女,你可真会买。”

林依依笑笑:“我男人刚到手的工资还不够,我还没捂手呢。”肖宇同志一个月80块钱的工资没了,但是为他爷奶和爹娘买的,不亏。

肖宇看见林依依出来,惊呆了:“你这买的什么?”别看23斤棉花斤两才23,可是棉花轻啊,一斤棉花面积就不少了,更何况23斤。

林依依道:“这是给大家做棉衣的棉花,今年新的棉花,给爷爷奶奶、爹娘都做一件。”

肖宇心口一动:“好。”

王奶奶:“我说肖宇同志啊,咱一一闺女可是个孝顺的好闺女,你得对她好一点,不然我这老太婆都要说你了。”

肖宇:“您说的对。”

王奶奶又道:“一一闺女,你这做棉衣我给你介绍个地方吧,那地方有布,不过布的钱你的加,不用票。”

林依依很惊喜:“有这地方?”

王奶奶:“当然有了。”王奶奶作为纵横县城几十年的人,对这些个地方了解的很,“我告诉你啊,这做衣服的人布料是从服装厂拿的,都是一些有瑕疵的布料,人家走关系拿出来的……”

其实,林依依觉得自己运气挺好的,碰到王奶奶这么个好邻居,如果不是王奶奶,她还没这么快融入县城的生活呢。

第二天

王奶奶带着林依依去服装店了。

很凑巧,做衣服的服装店也在老胡同里,跟林依依那个院子差的倒是不远。做衣服的老裁缝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妈,跟王奶奶还挺熟悉的,她年轻的时候就是裁缝,建国前,家里开的也是裁缝店,不过那个时候裁缝是她爹,后来她爹去世了,她继承了裁缝店。再后来裁缝店没了,她就在家里做了。现在跟她一起做衣服的还有她女儿,她女儿今年25岁,手艺也非常的好。

林依依跟老裁缝说了家里长辈和四个弟弟的体型,然后为四个长辈选了宝蓝色的布料,为四个弟弟选了军绿色的布料,当中:“婶子,我家里四个长辈的棉衣都是两斤装的棉花,我三个弟弟的棉衣用一斤半的,剩下的半斤给他们做条裤子,我小弟的棉衣加棉裤一共一斤棉花,我的棉衣一斤半棉花、棉裤半斤棉花,还有一条六斤的被子,一共23斤棉花,多少钱?”

老裁缝:“做一条被子10块钱,不包括被套,你这边八个大人加一个小孩,大人的上衣3块钱一件,裤子一块五一条,小孩那套我就免费送你,一共40块。”

林依依付了钱,感觉一朝回到解放前了,她家宇哥两个月的工资在今天全部花光光了。但是感觉还不够:“婶子,你这边有棉毛裤和棉毛衫吗?”

老裁缝:“布料在这边,你可以自己选布料,我再给你做。”

林依依选了棉料,料子柔软、很舒服,她选了浅灰色的:“就这个款式,我要六套。”两套给自己,可以换着穿、两套给肖宇、两套给林五弟。林五弟年纪小,布料是真的省。

老裁缝:“小孩一套2块钱,两套四块,大人一套5块钱,四套20块,一共24块。姑娘,看在你买了这么多的份上,以后衣服裤子破了,只要不用到布料,或者只是一些碎布,我这里可以免费给你补三次。”

林依依:……感觉有点像后世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