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奸妃(第2/3页)

只是和曾明瑶年岁差不多的公子哥儿,又看不上一个穷秀才的女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乡试又在眼前,本来坚决不答应女儿做妾的曾父也意动起来。

曾明瑶看的分明,心中痛恨也无可奈何。

说起来也巧,这一年,有宫里的人过来采选宫女,不少穷苦人家都乐意把女儿送进去,毕竟皇宫可是皇帝住的地方,进去其他不说,最起码能有口饭吃。

恰逢小妹曾明珠得了风寒,需要钱医治,曾明瑶是最疼这个小了她八岁的妹妹,也答应过曾母,一定会好好照顾她。

再加上曾父也蠢蠢欲动。

曾明瑶为了小妹,也为断了曾父让她为妾的念想,一咬牙,便也报名了宫中采选,得了卖身的银子,十两,这还是负责的内监,见曾明瑶生的漂亮,特意多给的,万一他日有大造化也未可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不知道该说曾明瑶运气好还是运气差,曾明瑶因为貌美,很快就得到了天子的青睐,被封为采女,并且在短短三年内,就晋升为妃。之所以会这样顺利,一则是因为曾明瑶确实生的貌美,二则就是此时建明帝的后宫的妃嫔大都已经无心争宠。

怎么说呢?

年轻俊美的帝王和一个垂垂老矣的帝王,自然是前者更受到欢迎。

而建明帝已经老了,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在这个年代,是一只脚都已经踏进棺材板里的人,而且建明帝还不是那种注重保养的人,在略上了年纪后,更注重享受一些。

这就导致,五十岁的他,身体严重发福,挺着堪比孕妇的肚子,脸上的皱纹也清晰可见。

家世好,长得好的贵女,自然不愿意委身一个都能做自己祖父的老头子,哪怕他是天下之主也一样。再者,建明帝已经到了这个的年纪,朝堂上,下一波的站队早已经开始,而且因建明帝膝下无皇子,使得朝堂上的局面更为复杂混乱一些。

建明帝登基二十余年的时间,仁政爱民,知人善用,更深谙帝王之术,所以他也更愿意宠幸一些家世低微的貌美女子。

没什么心机手段,也没太多的企图。

曾明瑶刚开始进宫的时候,可也没想过成为妃子,而皇宫又是个名利场,尔虞我诈,你不前进,自然会有人逼着你前进,更不用说曾明瑶生的貌美。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曾明瑶成了皇上的宠妃,自然而然的,曾家也就跟着发达起来,毕竟后妃恩萌亲人,这本就是很常见的事情。

曾明瑶出身乡野之地,就算曾父身上有秀才的功夫,勉强能称一句耕读之家,但多年不第,和朝堂上的人没有牵扯,家里人丁也凋零。曾明瑶本就是个聪慧的,而过往的经历早就了曾明瑶察言观色的性情,很能投建明帝的喜好。

不然即便她生的貌美,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封妃。

因家世低微,与人没有牵扯,又貌美体贴,建明帝自然愿意多宠曾明瑶一些,也乐意多给她一些脸面,便封了曾父为安乐伯。

虽然只是个虚爵,没有任何实权,而且还是一代而终的那种,但到底是个伯爵,也算是弥补曾明瑶出身不足。

其实曾明瑶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在她看来,实惠才是硬道理。

家里得封伯爵,虽是喜事,只是曾明瑶对曾父有怨气,本是不愿意给他这么大的脸面,只是曾父到底是她父亲,世道讲究孝悌,她不好做的太过,更重要的是,她不能驳了建明帝的话。

毕竟君无戏言。

不过转念想到妹妹,曾父成了伯爵,小妹便也是伯爵之女,将来能嫁个好人家,便也欢喜的谢了恩。

曾父之所以不肯放弃科举,为的是什么?若说年轻的时候可能还真的有那么点雄心壮志,不过如今……呵呵,为的只是荣华富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