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回城知青的乡下女儿(第2/3页)

不过忙碌也是有收获的,就在燕大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她的第一本儿童寓言图画书,顺利的出版了,出版定价是三块半,首次印刷的数量不多,只有三万册,就编辑的话来说,她是新人,考虑到投资风险问题,自然要先看看反响如何?

毕竟儿童书籍,受众面积并不算太广。

忙完了出书的事情,阿瑶便开启了游玩模式,刚出版书,虽说因阿瑶提出每卖出一本书,她要百分之二的分成,而导致她出版书籍的稿费减了不少。

但这笔稿费依旧不算少,甚至于她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再担心。

所以在开学前的几天,阿瑶开启了游玩模式,毕竟来到京市后,她因出版书的事,可没有好好游玩过。

另外,她也到邮局那边,如常的给原主外婆寄了封信和东西,除了日常的报平安外,里面还放了两百块钱。

原主小的时候,外婆可是顶着儿媳妇不乐意的脸和埋怨的话,没少帮衬,给东西给钱帮着带孩子,这才让她们母女度过了最艰难的两年,在她去孟市的前夕,外婆还悄悄的塞给她一百块钱,都是些零钱,说是她这几年攒下来的。

当时,阿瑶看着外婆递过来的一百块钱,都是零钱,有一毛两毛,甚至还有钢镚,最大的也才是两块钱。

一时间,大概是原主残留的情绪作祟,一时间生出一丝复杂难解来。

外婆对卫瑶的好,她也都一点点的记在心上,如今她已经有了能力,自当是要回报一二的。

……

阿瑶的包裹和信是办了加急加紧的件,但即便是这样,到了大洋村,也已经是十天后的事。

“杨奶奶,你在家吗?这里有你外孙女寄给你的信和包裹。”一个穿着军绿色工装的年轻男子,停在了杨家的大门口,扬声喊道。

“来了来了。”

未几,一个中年妇人边笑边走了出来,看到男子,便语气熟稔的开口说:“是小李啊,东西在哪儿呢?我婆婆腿脚不大方便,交给我就成。”低头看到车后座的小半袋的东西,眼睛当即就亮了亮,就要伸手。

却被小李一把拦住,语气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婶子,这单上写的是收件人是杨奶奶,按照规定,得她出来签字才行,不然我回去后,没法交代啊!”

“你也是我们大洋村的人,我家的情况你能不知道,要分的这么清楚吗?”妇人有些不大高兴的说道。

“我也是按规矩办事,婶子您就不要为难我了。”小李虽然是带着笑,不过动作可不肯让半分。

这让妇人,也就是杨家的儿媳妇,不由的低声嘀咕了两句。

这时,一个约六旬,头发已经白了一半的老人也走了过来,正是阿瑶如今的外婆杨奶奶,开口说:“是瑶丫头又寄东西回来了。”

一年前,外孙女在打理了女儿的后事,便非要去找自己的亲生爸爸,她怎么劝都没劝住,一个薄情寡义的男人,还寻他做什么?苦劝不住,她到底是走了,两个月后,来了一封信,说是已经在孟市安置下来,虽然没认爸,不过他却愿意出钱供自己读完高中,让她不要担心。

杨奶奶知道这个消息后,总算是放心不少。

“是啊,杨奶奶,你这外孙女可真是没白养。”小李比阿瑶大了几岁,对她家的事知道的门清儿,不由的笑着说了一句。

他大概从今年翻年过来,几乎每个月,他都要过来杨家一趟,除了送信外,也还会有包裹,他见杨舅妈拆开过,一般都是吃的或是穿的。

“那是,瑶丫头生下来就没爹,小姑子的身子又不好,她可是我婆婆一手养大的,这丫头如今有了出息,自然也该报答报答了。”

还不等杨奶奶开口,杨舅妈便率先开了口,言语间颇有些得意。

“杨奶奶,您在这里摁个手印就成。”小李不是第一次过来杨家送东西,知道杨奶奶不识字也不会写字,便拿出一盒印泥,笑着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