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有剑铭为友(第2/4页)

  那时候,在西安,工人业余作者徐剑铭的名字是响亮的(那时候没人敢自称或他称作家这个大号),知名度是最高的。西安仅有的三四家省市两级报纸和文学刊物,上稿见报最频繁的莫过于他了。首先是他的诗歌,再就是当年十分流行的一种演出和阅读皆宜的称作“对口词”的韵体文学样式,还有散文和小说。打开报纸和刊物,就会看到徐剑铭的名字和他的新作。我至今依然记得在报纸上阅读散文诗《莲湖路》时酣畅淋漓的美感,激情澎湃,诗意泉涌,才华横着竖着漫溢。我所熟悉的业余作者朋友都觉得诧异,这样的诗和这样的文字,怎么会由一个缩脑耷肩貌似绺匠(小偷)的人倾泻出来?也难怪,剑铭行为举动涣散,在任何庄严的场合,都是习惯性缩着脑袋耸着肩膀不急不慌懒懒洋洋的样子;说话不急不躁,一口地道的西安市民的家常话,极少乃至不见一句文学修辞:在任何正经或闲谈的场合,都是一种低调姿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那诗那散文里掀起的气象万千排山倒海似的涌潮,让我在阅读时心怀激荡不已。我串用一句古话,是真才子自风流,显然不指外装潢,而在内宇宙。

  剑铭在西安一家名牌工厂当工人,我在西安东郊一个公社当干部(乡政府),距离不过30余华里,然而常常难得一见。上班各自忙事且不说了,那时电话很不发达,经济更捉襟见肘,所以很难有一聚吃顿饭喝回茶的机会,倒是一年里遇着哪个文艺管理部门召集业余作者开会或辅导,便是文朋诗友的盛会。大约是1977年,剑铭骑着自行车到我供职的公社来了。我开开门,吓了一跳,仍然是那种不动声色更不张扬的样子,身后站着李佩芝。李佩芝也算熟人,也是业余作者开会时见过,几乎很少说话,更谈不上交往。我把他和她迎进宿办合一的房子,坐下聊天。我那一年正陷入某种难言的尴尬状态。我在前一年为刚刚复刊的《人民文学》写过一篇小说,题旨迎合着当时的极“左”政治,到粉碎“四人帮”后就跌入尴尬的泥淖了。社会上传说纷纭,甚至把这篇小说的写作和“四人帮”的某个人联系在一起。尴尬虽然一时难以摆脱,我的心里倒也整端不乱,相信因一篇小说一句话治罪的荒诞时代肯定应该结束了,中国的大局大势是令人鼓舞的,小小的个人的尴尬终究会过去的。

  我按我的职责抓着蔬菜生产和养猪,以及正在施工的一条灌渠工程。剑铭说他听到某些闲话,显然是传言,说他很不放心,又不摸虚实,便叫上李佩芝来看望我。我此时此刻的感动,远不是他给《陕西文艺》推荐稿子那种层面上的意蕴了。我感到了一种温暖。我充分感受到陷入尴尬之境时得到的温暖是何等珍贵的温暖。其实任何安慰或开脱的话都不必说,单是此时此地的这个行为就足以使我感到温暖了。我那一刻的感觉只有一点,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上,有徐、李两位文学朋友还关心着我的兴亡,在感到温暖的同时,心里也涨起力量了。已经错过了机关吃饭时间,公社(乡)所在地连一家食堂也没有,只有一家供销合作社,我执意买下两斤点心,那一刻竟是打烂账的豪勇,决不能让两位送温暖的贵人饿肚子踩自行车运动几十里回城。今天的人也许以为矫情,需知那时候我月薪39元养着一家5口,平日里是捏着钢蹦儿过日子的,身上不名一文是正常状态。大约是这年冬天或次年(1978)早春,剑铭又约了西安几位文学朋友到我原下的家里。我当时刚刚接手家乡灞河河堤工程的副总指挥,难得有一个休假的礼拜,家庭经济也仍然维持在39元月薪的水平,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城里贵宾,就紧张就发窘了。倾其所有贮备,只能是一碟生萝卜丝作凉菜,一盘萝卜条和白菜烩熬的热菜,主食则是干面。朋友们都知道我的家境,来时就带着白酒,喝着谝着,倒也尽情尽性。那时候的社会主题和民间话语,都是笑骂“四人帮”,很自然地以各自的观察和猜测设想未来中国的可能性变化,时有争议。这些朋友在西安城里的某个角落,都有一个社会角色,工人,公园杂工,街道办干部等等,许多年来因为一个文学的共同兴趣联结在一起,此时最关注的当然是文艺政策放宽放松的尺码。放松放宽是共同的肯定的看法,而在尺码上却很难把握。这次聚会发生过一个细节,剑铭把一张稿酬汇款单据给我的农民夫人验示了,依此证明稿费要恢复了。无需解释的言下之意,稿酬一旦恢复,你的日子就会好过了,这个家庭的困窘和拮据就会改善了。我隐约记得那张稿酬单上的汇款额不过十几块钱,那时却是一个令人目眩到不敢相信的数字。我也在心里盘算着,相当于当时增加三级工资的这笔“外快”,一旦注入家庭经济,我起码可以不让来访的朋友自带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