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二(第2/3页)

宋知欢心知为了这一桩婚事家中定然是费了不少心力,当即对着红着脸坐在一边的宁乐笑道:“好宝儿,如今可以安心备嫁了?你且等着,待你出嫁的时候,姑姑定然为你备一份厚厚的添妆。”

宁乐当即脸红的更厉害了,垂着头绞着帕子,嘴唇嗫嚅着,终究没出声。

“你逗她做什么。”宋母嗔了宋知欢一声,又乐呵呵道:“安小子媳妇生了,是个小子,如今你也是做姑祖母的人了。”

宋知欢听了大喜,宋宁安娶妻也有三五年了,一直没消息,若不是宋母拦着,只怕宋宁安官场上同僚送的妾室都可以把院子堆满了!如今他妻子生了孩子,日后可消停不少。

她当即笑道:“这几日府里有事,那小子洗三我怕是出不去了,等满月的,我定然回去好好抱一抱。”

宋母看着女儿微微笑着,眼中满是疼爱。

宁乐倚着宋知欢,一双水润的眼眸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望向窗外,阳光照在少女的脸庞上,肌肤如玉一般的润泽细腻,肤如凝脂,神采飞扬。

宋知欢一下一下抚摸着宁乐乌黑柔顺的长发,认真倾听着宋母说话。

这样的时光其实并不常见,于是每每母亲来到自己身边,总是令人倍加珍惜。

宋母一直在宋知欢这儿待到天色昏暗,方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宋知欢上前抱了宋母一把,脸贴着母亲的肩,软着嗓音撒娇:“妈哪日再来?”

宋母轻笑着抬指点了点宋知欢的额头,无奈摇头,眼圈儿微红,轻声道:“你好好的,妈就常来。”

且说这日,王府去接李家姑娘的船在码头上靠岸,自有华姝早求了敏仪派小轿去接侄女。

及至傍晚,众人齐聚正院命仪堂中,宋知欢坐正座左下第一,对面与身边的位子均是空着,钮祜禄氏、耿氏、宁馨、青庄按次序一一落座,除了宁馨与钮祜禄氏,众人皆是频频向门外看去。

毕竟这府里难得来个要长住的小姑娘。

宁馨与钮祜禄氏二人,一个是对此全然不在意,一个是心如止水,二人自然也未曾对此有什么好奇。

修婉在敏仪身边坐着,好奇的目光落在门外,频频探看。

宋知欢笑着打趣她道:“有了小伙伴,便连额娘都不要了?”

修婉嗔道:“额娘!”

这时徽音也带着乳母抱着两个孩子过来,敏仪笑道:“天儿晚了,便别抱孩子们了。”

虽如此说,却也忙命乳母上前,给她细细看了两个小不点一番。

李家姑娘闺名韵儿,身量娇小纤细,一头墨发倒是丰厚,在脑后用白玉扁方挽起一个髻,半数垂着,是少女常做的打扮。与华姝如出一辙的桃花眼儿,眉不似月姐儿柔和,反而给她的面容添了几分英气,年龄虽幼,却自有一番优雅仪态,唇不点而朱,眉不画而浓,眼眸含笑,如星辉月朗,很是不凡。

她身着桃红圆领纱衫,内衬着月白色立领袄儿,下系石榴红绫裙,腰悬羊脂如意佩,腕上戴着三对手镯,纯银掐丝、珐琅彩与赤金錾花,均是细细的,很是纤巧,摞在一只腕子上却也好看。

小姑娘教养不差,行礼的动作标准之余又很是顺畅,比之京中闺秀也不差多少。

敏仪见了她就很是喜欢,忙命人扶她起来,又有侍女捧了表礼来:金锞子一包、新缎子一匹、金锁一只。

李韵儿笑盈盈谢过了,又被华姝引着一一见过室内众人。

待到收了一圈儿的见面礼,华姝方才拉着李韵儿坐下,早有伶俐的小丫头捧了个小绣墩在华姝的座位旁边,李韵儿落座于此。

敏仪笑问道:“姐儿的箱笼都安置好了?就住在华姝你那里,你们姑侄两个好亲近些。”

华姝应了一声,爱怜地摩挲着侄女的手,一面笑道:“这丫头东西多,那边还忙着呢。妾身先带她来给姐妹们看看。玉芍轩后头的空屋子不少,已经收拾出来了,回头让她住进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