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咸鱼第六式(第2/3页)

突如其来的永久快递安排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陇西王也无话可说。

他挥挥手,示意小池萦之留在书房里现场写回信,别让远道而来的魏王信使久等。

池萦之写信的时候,为了表示避嫌,陇西王自己都退出了书房。

“京城局面复杂,魏王殿下根基不深,他今日对你的这份信重,却不知将来对我们陇西王府是福是祸。”

信使快马出门后,陇西王忧心忡忡地对小池萦之说了心里话。

小池萦之却比她老爹笃定得多。

“我们不会有事的。”她仰着头对她父亲说,“希望魏王那边不要出事吧。”

陇西王叹了口气,换了个话题,“对了,魏王殿下此次的回信写了些什么。拿给我看看。”

小池萦之却把薄薄的信纸藏在了袖中。

“父亲还是别看了,”她实诚地说,“看了怕你气死。”

魏王殿下花费了大笔人力物力安排的千里快递,只送过来十六个端丽小字:

“一笔烂字,不堪入目,务必勤练,早日雪耻”

她费了大力气秘密把书信送到京城示警,不过是字写得难看了点儿,就‘不堪入目,早日雪耻‘了。雪你大爷的耻。

这十六个字实在言简意赅,槽多无口。

她对着信纸想了半天,奋笔疾书又花了半天,洋洋洒洒写了足足两三千字,都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平凉城起居日常,写满了十几张信纸。

最后结尾时才写了画龙点睛的一句:

“字丑不要紧,看习惯就好。殿下看习惯了没有哈哈哈哈”

不管大人们心里如何打算,相隔千里的两边从此频繁走动了起来。

身处京城的十三岁的小少年,身在西北封地的八岁的小娃娃,两边乱七八糟的通信居然持续了五年。

等到池萦之自己也长到十三岁,成了旁人眼里的半大少年郎的时候,她照常回复了一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书信,由魏王府的专属信使送去了京城。

然而,这次京城的回信却迟迟未至。

白等了一整个月后,池萦之实在撑不住了,开口问了她父亲。

陇西王面色郑重地对她说,“五年前失踪的鲁王殿下的尸骨找到了。追查凶手也有了些线索……具体的你别问,总之京城最近不太平。若是魏王殿下那边不回信,你也不必再寄信过去了。”

“哦……”池萦之云里雾里地点了点头,出去了书房。

大半个月后,当她再次收到魏王来信的时候,心里其实挺高兴的。

有信来,说明人还活着嘛。

魏王比她大了五岁,虽然年岁未到二十,却已按皇子惯例提前加了冠,书信里早不画咸鸭蛋小人了。

字迹也从少年时工整的正楷字,变成了如今的一手翩若游龙的行草体。

随便提了些京城日常之后,信里末尾平淡地提了一句,“太子残害手足,证据确凿,已于上月被废,秘密圈禁离宫。”

或许是先写好了正文放着,过了几天又临时加了几句,书信末尾的墨迹颜色和字迹笔法都有不同,以更加狂放的飞白体写道:

“你当初没有说错,此人实乃狗太子也!”

池萦之:“……”

她呆立在原地良久,精致的桃花笺从她的手里滑下,飘落地面。

京城里的太子居然被废了。

她现在才十三岁。

那……等她长大以后,京城里和她有六百章对手戏的那个太子……究竟又是谁!

等她回过神来时,周围寂静无人。

往常立在门外安静等她回信的魏王府信使居然不在。

她急忙出了屋子,询问院子里洒扫的小厮们。

众人纷纷垂手道,“回世子爷的话,方才那位外客本来在门边等着的,被王爷派人召去了书房。”

池萦之难得焦躁起来,快步奔去父亲的书房,想要当面询问京城的动向,下任太子的可能人选到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