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左中允厉延上疏求情,提到去岁因犯颜直谏开罪原主,被发配戍边的兵科给事中何守阳,称他居官勤勉,作令清苦,恳请皇上捐弃前嫌,法外开恩。

顾励听穆丞相提过这个人,话里话外都是替他求情的意思,说是把他全家发配去戍边,世代沦为军户,太苛刻了,此去路途艰险,何守阳年纪大了,不知能不能撑得下来。

顾励叫司礼监把何守阳去岁上疏的奏折找出来翻看,发现何守阳也没说什么,就是谆谆告诫原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不可耽于后宫享乐云云。大概是这个“远小人”得罪了王正之流,是以被发配边关。

顾励于是下诏,收回成命,还其故秩。

此外还有一封奏折,是关于之前在张贼之祸中战死的真定总兵周闻深的。真定总兵周闻深战死,为国捐躯断脰,其妻率家仆二十五口悉数战死,两个儿子周尔雅、周尔茂皆下落不明,兵科给事中魏况思上疏请求派人寻找周总兵遗孤,予以妥善安置。

顾励叫司礼监找来当时的塘报,果然和魏况思所言一样,周闻深忠直英勇,宁愿战死,不肯投降,塘报中多次提到他身中数箭,死状英烈。

顾励不禁唏嘘感慨,特意找来杨鸿见询问:“周总兵为国捐躯,他的尸首,有没有好生收敛?”

杨鸿见说:“张贼原要把周总兵的尸首分尸泄恨,是那位陈天师劝阻了他,命人将周总兵安葬在真定外的鸾山上。”

没想到陈奉这小狐狸人倒是不错。

顾励又问:“那他两个儿子失踪,有没有派人去找过?”

杨鸿见愁眉不展道:“老臣派人找过,据将士们说,周总兵的大儿子当时失足跌下城头,小儿子被家仆救走,仍是下落不明。”

顾励叹了一口气说:“如此忠勇之人,不能让他死不瞑目,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儿子找回来。”

杨鸿见点头道:“臣亦是这样想的。其实他那小儿子是极好认的,满月时,老臣见过一次,那孩子额头一点红痣……”

他话未说完,顾励啊了一声,问道:“他那小儿子可是五岁上下?”

杨鸿见愕然:“正是!陛下,您见过他?”

顾励连忙抓着杨鸿见的手:“惜薪司西厂北面的猫耳朵胡同内,快去那里接他!”

杨鸿见立刻去了。

顾励喜得团团转,不住搓手,又找出奏折翻看,看到周尔茂三个字,恍然道:“他说自己叫小猫?难道是叫小茂吗?!哎呀,这孩子,也不知他是怎么来到京城的!”

顾励又想到,小猫跟罗广文的尸体独处了几天也不见害怕,想必是早就见多了尸体了。他当天说了一句“我爹……我娘……长丰伯伯……天素婶婶……习惯了。”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吗?

顾励正等着杨鸿见带好消息回来,杨鸿见回来时,却是两手空空:“陛下,那猫耳朵胡同内的人家我都找遍了,没有发现周尔茂的踪迹!问胡同内的住民,都说前些日子是有个小乞丐时常出入,后来不知怎的,再也没见过他。”

顾励想了想,或许是小茂被方从鉴带走了?方从鉴现在在哪里呢?

顾励召来顺天府尹康启宗,问起方从鉴,才知道是傅少阁带走了他。找到傅少阁,傅少阁却说,方从鉴现在的确住在他家,只他一个,没什么小乞丐。

顾励不由得焦虑,这么小一个孩子,也不知能上哪儿去。他说好要等方哥哥的,怎么会自行离开方从鉴的住处?难不成是遇上了什么危险?

顾励于是交代康启宗一干人等,命他们搜寻周尔茂的下落,尽快把人找回来。

周尔茂的下落暂时还没有收获,这边厢,纸钞的发行却已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纸币就叫大楚宝钞,顾励亲自圈定了纸币的几个面额,他已习惯了人民币,于是大楚的纸币也仍分成一钞、五钞、十钞、二十钞、五十钞、一百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