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3/4页)

顾励不知她是谁,直到看到她身旁随侍的俞广乐,才推测出这女人应当是照顾顾由贞的那位选侍郭静,在一片小基佬中硕果仅存的年轻女人,真是那万绿丛中一点红。

过不多时,他终于苏醒的消息传开去,太后带人来看他,穆丞相也在宫外求见。

顾励身子还是软绵绵的,只觉得浑身没劲,肌肉酸疼,原想再躺一会儿,想起朝中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处理,只能硬着头皮爬起来,到干清宫冬暖阁见见朝臣们,处理平叛善后事宜。

顾励浑身软绵绵的没力气,只得让曹存霖扶着,慢慢走到干清宫冬暖阁,在榻上躺着,宣六部九卿科道五府觐见。

官员们陆续进来,见到顾励这般虚弱的模样,有几人不动声色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穆丞相站在前头,见顾励体弱,神色忧虑,开口道:“陛下须得保重龙体才是。”

顾励笑了一下,这些心怀鬼胎的官僚们在想什么,他又怎会不明白?皇帝一副命不长久的样子,顾由贞年纪小,皇帝若是死了,是于皇族内找个皇室子弟继承大统,还是拥立年幼不知事的幼帝登基,怎么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持权力,只怕这些人心念电转间已有了数个方案。

顾励开口道:“请穆丞相上座。”

穆丞相微微一愣,左世爵等朝臣亦是意外。顾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前见过朝廷官员们吵架穆丞相无奈劝架的情形,他已经明白了,这位穆丞相手中权力恐怕不多,是以众人都不拿他当回事。

他要进行变革,就要把权力集中起来,首先就是要树立穆丞相在朝中的威信,在百官面前给与穆丞相尊重。

前朝也有丞相在朝会时上座的例子,是以他给穆丞相赐座并不出格。

穆丞相坐下,其余众人在他身后侍立。顾励问道:“昨日战果如何?”

杨鸿见应答:“李燮文带兵与宣府、大同两路军里应外合,大溃敌军,斩敌三千,逆贼张慈儿被生擒,逆贼副统帅罗广文帅残部败走。”

京师之围总算解了,顾励点头嘉许道:“甚好甚好。”

他正琢磨着要如何封赏,一人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表。逆贼张慈儿虽已伏诛,然其残部尚有两万余兵,昨日杨司马分明可以乘胜追击,却命李燮文撤兵,明为回防,实为姑息养奸!望陛下明察!”

这人顾励有点印象,应该是兵科都给事中,是个言官,跟督察院左都御史夏星骋一派的。

李燮文骂道:“无稽之谈!请圣上明鉴!”

顾励问道:“你说杨尚书姑息养奸,这么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兵科都给事中答道:“听闻张贼曾修书一封至杨司马,陛下不妨亲自问问。”

兵科都给事中说的话,顾励是一个字都不信,只是没想到张慈儿居然还给杨鸿见写过信,他登时生出几分好奇,问道:“杨尚书,有这事吗?”

杨鸿见俯首道:“回禀陛下,蕞尔小事,臣没印象了。”

兵科给事中笑了一声,不依不饶:“杨司马没有印象,下官倒是有所耳闻。张贼信中只写了一首诗,乃是汉宫班婕妤所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顾励不由得笑了,心说这么酸酸的宫怨诗,可不像张慈儿这种人会写的,那么多半是他身旁那位天师的手笔,这人给杨鸿见写宫怨诗,肯定不是他单恋杨鸿见,其中定然有更深的含义。

顾励转念想想,终于明白过来。这个团扇,指的是杨鸿见,出入君怀袖的君,指的则是皇帝他自己。这天师的意思是:杨司马你有如今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有我,倘若你非得把我军屠戮殆尽,那便是鸟尽弓藏,团扇见弃。你的好日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