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鲜明(第2/2页)

比如在金融行业里面,在很多地方,依旧处于热议中心的港伦合并……

“行吧行吧,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宁晏做了个手势,笑道。

之后就是闲聊着这些年农村的发展。

甚至还讨论起了宁万强的居住环境什么的。

反正就是东南西北随便说。

然后……

开车的小四忽然回头提醒道:“宁先生,颜小姐,前面路段路况较差,请坐好。”

“……”

再过了两个弯,宁晏和颜芷便都看到了所谓的路况较差……

在很多很多人的眼里,这样的道路早就销声匿迹了。

是的。

连宁晏都觉得这种坑坑洼洼的泥土砂石道路,应该已经消失了。

尤其是在南方城市。

怎么说呢,在宁晏的经历中,祥阳算是很晚很晚才开始有村道硬化的,那时候直接代表了宁晏所有能见到的道路里,再也看不到坑坑洼洼的泥巴石子路。

然而,宁晏没想到的是,这样的道路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了他的眼下。

“嘭~咚~”

“……”

原本乘坐体验很平稳的汽车在坑洼的道路上,开始有了颠簸的感觉。

在这两个月的记忆中,是第一次。

即便偶尔会遇到城市里面修路,也会因为车辆良好的避震效果,而毫无感觉。

宁晏更清楚的是,这辆车虽然是国产的,但基本上只有个外部相像,里里外外都换了个遍。

所以,换做是其它车辆的话……

尽管路况不好,小四依旧开得稳当也不慢。

只不过车辆背后是一路的扬尘。

“……”

“……”

宁晏看了眼颜芷,颜芷眨了眨眼睛。

“所以……颜秘书脸疼吗?”

“其实,其实不疼的。”

“?”

“正常情况,既然是被认定为学校建造的必要性都在权衡之间,就证明这地方可能确实有点贫困。”

“所以你就贼会讲道理?”

“哪有!”

“……”

“距离目的地还有7.5公里。”颜芷看了看手机,道。

她知道宁晏会关心这个。

随着车辆的前行,道路两旁视野可及处逐渐开始有了变化。

从之前的小洋房,新中式,逐渐开始出现了上世纪建筑风格的房子,房屋周围有水泥硬化过的痕迹逐渐减少。

渐渐出现了翠烟。

这代表着只有在宁晏小时候才见到过的传统烧火方式出现了。

天然气一般不会出现在农村,这一点宁晏很有认知。

但煤气不会有翠烟,这也是宁晏从小到大了解过的常识。

只有传统的柴火被燃烧,才会出现这样的翠烟。

随着车辆的行进,道路愈发崎岖,周围的建筑风格就像是带领着宁晏从2019年逐渐朝着上世纪不同年代行去。

90年代的条块状白色瓷砖外墙建筑风格。

90年代初期的抹灰外墙建筑风格。

7、80年代的立柱式建筑。

更早一些的青砖外墙风格建筑。

再早一些的自制青瓦双层土木风格建筑。

直到宁晏看到了一栋与周围格格不入,仿佛是突兀冒出来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