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雪

匈奴下了近半个月的大雪。

匈奴要比燕地更向北许多, 因而冬天来得比大晋要早, 也格外地冷。

大雪只一夜就染白了匈奴的大部分土地,再过两日便过了膝,等到半个月之后的今日, 已经有许多处房屋被积雪压塌的了。

不知为何,今年比往年还要冷得多, 雪也要下得更多更厚。原本按照部落居住在各王城外的部落纷纷赶着畜生想要进城去,但是却被守城的为兵阻拦了。人进城可以, 牛羊不行。

匈奴的城市因为缺乏有经验的工匠和重组的材料, 建造得没有大晋的城市结实宽阔,有些王城甚至不如大晋的县城。这就有导致了它容纳住民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容纳几万人是可以的,容纳成千上万的畜生却是不行的。

但牛羊一向是牧民的命根,让他们放弃牛羊孤身进城,和要了他们的命没有半分区别。

被逼无奈之下,牧民们只能选择赶着牛羊南下。曾几何时, 在大晋的世祖皇帝夺回北方之前,他们是有许多温暖的地方可以度过冬天的, 至少他们还拥有河西走廊,和更温暖的河朔地区,若是能抵达阴山脚下, 就再好不过了。

哪怕是在往前两百年,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匈奴,北方的牧民都是这样过冬的。他们会用一个月时间, 跨越一千多里的道路,最终抵达阴山,并在那里度过整个寒冬与早春,于第二年的晚春回归。这其中区别只在于过冬的时候河西走廊、河朔地区和阴山到底在谁手里而已,在中原王朝手里,去的自然就是中原的牧民,在匈奴人手里,那就是匈奴牧民。

有大量赶着牛羊的牧民被做镇北地的诸王接纳,辽东王做主,将各个小部落拆解分化,登记在册,便成了归义匈奴人。其他封王见状也有学有样,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封地人口。尤其是领了新设郡国的常乐王,长公主看似很大方,封了他六个县,然而等他到北地才发现,这六个县加在一起都不到两千户。他想给自己组建一支亲兵卫队都招募不齐足够的青壮!若不是长公主允许他从蜀地带旧部过来,那他真的要苦恼死了。

其他的封王也不太好过,只是状况比常乐王好一些罢了,都想方设法地充实封地人口,人多了税收才多,府库里才有钱,才能打仗立功,说不定这辈子就爬到亲王上去了呢。亲王长子袭国公,可世袭罔替,而郡王的长子就只有一个封君可以拿,此间简直天差地别。

于是诸王们和南下给自己找生路的小部落一拍即合,只要给自己取一个汉名,在户籍册上按个手印,就是大晋百姓了。还分房子分地,想接着放牧的给划牧场,不想的还可以以十分公道的价格卖给各王府。而这一切只需要每一年缴纳一点赋税而已,家里有多个男丁的还要去服徭役。但这比起过去的日子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缴纳的那些赋税远远比不过大部落贵族的要求他们上供的牛羊乳酪。

这对于饱受欺压的小牧民来说简直像进了桃花源一样,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当个普通老百姓,而不是给所谓贵人当奴才,谁不愿意?

因此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底层的小部落都顶着风雪赶着牛羊南下了。

等各个匈奴王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人走不过万的小部落几乎都走干净了。没走的大多都是离大晋实在太远,走到一半牛羊就要被冻死了的。

这怎么办?

匈奴的人口原本就不多,还喜欢各自为政,若是老首领还在的话倒还勉强能服众,但连继任的新首领都死在了大晋,如今的首领不过是个权宜之计,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的孩子罢了,他们如何会信服?

但不信服也没有办法了,因为在这场大雪中损失惨重的并不只有底层的小部落,小部落撑死了几千头牛羊罢了,但以他们的身份,部落的牛羊十万二十万头都不止,若是在这个冬天饿死冻死了大部分,那他们的部落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明年的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