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故国神游(5)三合一(第4/7页)

德海就继续道:“幸而有鄂尔泰大人和张廷玉张大人……”

这两人是先帝留下来的老臣重臣,弘历能借助的也只这二人而已。

“当今称这二人为国之柱石。”德海说到这里,就看上面的‘主子’的表情。

‘主子’已经皱起了眉头,“倚重之后呢?君臣难相得了。”

德海就不敢说话了,因为‘主子’说的都是对的。

林雨桐就道:“弘历聪明,但好显于人前。当日彷徨的新君在朝政走入正轨之后,只怕看着这些老臣,柱石之臣,也有些碍眼了。”

四爷就道:“非一人之错。”

德海对这话深以为然:“都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今对这二人的倚重,不自然的就形成了以这二人为首的两|党……”

四爷闭上了眼睛,这事着实是有些讽刺。他最是记恨朋党,可偏偏留下的两个大臣,却成了新朝朋党的首领。若是那位‘四爷’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德海藏了一肚子的话,不自觉的往出倒,“鄂尔泰家,其子侄多半为总督巡抚。鄂容安为两江总督,鄂弼为四川总督,鄂宁为云贵总督,鄂昌为甘肃巡抚,鄂乐舜为山东巡抚,家族势力膨胀。张家也不惶多让,张廷璐曾任礼部侍郎,张若溎曾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又有张家姻亲,桐城张、姚两姓世代联姻,外面都说,天下缙绅,张、姚二家占其二。”

林雨桐皱眉:“鄂尔泰此人有此作为并不奇怪,可张廷玉不该是如此不谨慎之人才对。”

她是佯装着问的,其实具体的情况,她在史书上都看了。当时弘历的做法不算是错的,对付鄂尔泰一党,他是擒贼先擒王。鄂尔泰此人行事张扬,为人傲慢,吃相也难看了一些。因此,弘历是严家申饬。从乾隆六年开始,此人就走了下坡路。后因鄂尔泰长子犯事,被乾隆放狠话:当年能用你,难道如今就不能办你?

鄂尔泰至此夹着尾巴做人,乾隆十年,还给病死了。

虽则病死了,但最后还算是保住了名节,死后配享太庙。

说起配享太庙的事,德海就不由的道:“张廷玉为了这个,办了件糊涂事。”

这边三个人在这里说张廷玉,那边乾隆在宫里,也想起了张廷玉。

吴书来当日的话,他当时斥责了,但是回头再想想,其实是心里发毛的。于是,便将当日的那些密档重新的给翻出来,自己怎么也得看看才行吧。

可这种事,敢叫谁知道?

想来想去,能想到的人只有两个,一个弘昼,一个弘瞻。

弘瞻十来岁的年纪,担不起事呢。能商量的好似只有弘昼一个。再不想见这小子,还是打发人把弘昼给宣进宫了。

弘昼一进宫里的人就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进宫的时候脸还是阴郁的。

乾隆把人叫进去,外面叫人守着,这才把找到的东西叫弘昼看,“你猜测的也不是全无道理。”

弘昼被吓的心肝颤,“四哥,我昨天晕了头了,胡说八道的。”

乾隆坐在边上,“虽说有这么个东西,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你的猜测是对的?”

臣弟可没那么说。

乾隆就道:“最直接的法子,还是将你见到的二人,顺利的拿下。是人是鬼,见了真面不就清楚了?”

弘昼心肝都跳了,万一是真的,你不得当成是反贼给杀了?他不能反对,怎么办呢?他踢出一个人来:“张廷玉!万岁爷为何不叫张廷玉来问问。他是先帝老臣,雍正朝的事,有什么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的?”

乾隆皱眉,冷哼了一声:“张廷玉?”他用手里的扇子敲着书案,“罢了,宣吧。”

此时的张廷玉都七十八了!

弘昼其实心里挺唏嘘的,这个老臣啊,当真是不容易。主要是自家这个四哥啊,这脾气简直狗怂到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