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饮食男女(14)三合一(第4/7页)

见弟弟问了,她就撩开门帘进去了,靠在门边低着头,不知道该咋说了。这事……闹的丢人的很。

四爷就问说,“现在你什么都不用考虑,也不用有什么顾虑。觉得惊动大家伙跟着忙……这个没事,我不是带桐桐回来了吗?都不是外人,晚上摆席,叫桐桐认认村里的人。明儿的订婚……想取消就取消,亲戚通知了也没事……咱家自己在镇上设席面,亲戚朋友都去,两件事,第一件是我跟桐桐的事定了,第二件事,是我在沧海买房了……都是大喜事,还不值当请大家伙吃一顿呀?不考虑这些……那还有啥事?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分分合合的很正常。也没见谁说谈过恋爱的就再找不到合适的婚事了?你自己别给你心理上套,那谁都把你套不进去。不想在家呆,跟我去沧海也行……别的都不考虑,你只想要不要继续跟那么一家子过日子……真嫁过去了,你能不能扛一辈子……”

杨大姑一听这话,就慌了。这是彻底的把事往坏了办呀!她连忙摆手,“大侄子,话不是那么说的。咱们一个村住着,各家那都是知根知底。你们家我知道,没有那歪的邪的!你杨家大叔你是知道,腿脚不好……”

腿脚不好不能干活,可打牌却精神。没钱大赌,但小赌从来不断。一年四季,一天到晚,反正是也干不了活嘛。年轻的时候还好,自从儿子十五六能下地之后,那是彻底的放飞了。不是坏人,但绝对不是正经的过日子的人。杨林累就累在这里了。

“你婶子那人……脑子今儿明白明儿又不明白的……也不怕你小辈笑话,当年给你大叔娶媳妇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就说了-->>

,不求你大婶能咋,只要下雨打雷知道往家跑就行了……谁不知道她就是个糊涂人……”

跟别人装糊涂,咋不往自家糊涂呢。

杨大姑是真心心疼她自己的侄子,这媳妇当真是个好人选,这要真不成,真能毁了孩子一辈子。她就道,“我做主,以后结婚两口子分出来过日子。这布重新给置办,放心,今晚十点以前一准给送来。不会叫丽丽受一点委屈的……还有那沾亲的棉花……”

以前订婚的时候,这布啊棉花啊,都是男方叫女方带回家,做棉衣棉被用的。后来简化了,都折成钱了。但是这‘沾亲’,棉花容易沾到人身上,意思就是沾了你家,沾了我家,咱们以后是一家。林雨桐听过这种风俗,知道这种风俗没去掉,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棉花被带到女家,用红布包着。等新娘出嫁的时候,女方家要给棉花里塞上棉花籽,这就跟多子多福一个寓意。

而且,现在棉花又不贵,弹好的棉花一斤也就十块上下。而且,也没有具体的说你非得带多少。一般就是六斤八斤的,取个吉利的数字算了。按照六斤算,也就是六七十块钱。这连包棉花的小包袱皮都算进去顶天就是七十块钱。

你说你娶个媳妇,哪里没有七十块钱?为这个的你生事,这就是诚心想压尹家一头,想压媳妇一头。

尹家再穷,缺那几斤棉花吗?

“‘沾亲’的寓意本就是结亲的。”林雨桐接了这个话茬,“不想沾上亲戚关系,那就是拒绝结亲的意思。谁家也不短那几十块钱的棉花钱,也没谁买不起那几斤棉花。到了这份上了,男方不想结亲……这不是说补上几斤棉花就能说过去就过去的事。”

杨大姑折子了,话说到这份上,尹家到现在只字不提那彩礼的事。没说非得叫把那一万五给补齐了。她来前都做好准备了,说是这边实在不行,不就是钱的事吗?跟剩下的一万五比起来,什么布副什么棉花那都是小事。总共也就是两三百块钱的事……她把那一万五先垫付上,事情就先过去了。